中国和印度再次出现分化。自3月初以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上涨五分之一;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印度指数则下跌近十分之一。
这不同于人们或许会预料到的结果:宏观数据对印度有利,印度已将预测产出增长率上调至7.5%,预计今年就将超越中国。
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涨势缺乏准备。EPFR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数据显示,亚洲基金管理公司对印度股票的配置权重远高于基准,但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权重仅略高于基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股市继续反弹,专注于中国的基金今年除两周外,每周都遭遇净流出。花旗(Citi)表示,眼下投资于中国的国际资金比2012年初还要少。投资于印度的国际资金则多了十分之一。
两国的流动性环境类似,利率都在下降,释放出资金,能够追捧股票。然而,尽管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反弹,但市盈率的扩张并不过分。这在一定程度上缘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选取的成分股:该指数包括了中石油(PetroChina)、中国银行(BoC)、联想(Lenovo)和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等在香港上市的蓝筹股,但并不包括更活跃的沪深两市A股,后者出现了爆炸式上涨。
话虽如此,花旗指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成分股的盈利比2008年的峰值高58%,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印度指数的盈利比危机前水平高6%。
波动性或许也有利于中国:其波动性指数本月大幅上涨,意味着投资者必须为未来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期权付出更高价格。上周,该指数达到32,是2008年危机高峰期最高值的三分之一。印度的波动性指数尽管也出现了上涨,但眼下仅为19,低于自2008年以来25的平均值。
这似乎表明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反弹越来越恐惧。市场上恐惧氛围越严重,机构投资者就越有可能推迟投资,直到它们不得不投降、然后急着追赶。中国股票还有进一步跑赢印度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