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纷纷抛售股票,导致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如2025年4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至少10%的关税后,美股标普500指数当日下跌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150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挫5%。亚太市场日经225指数跌4.05%,韩国KOSPI跌3%,越南股市创2001年以来最大跌幅(6.68%);欧洲市场德国DAX、法国CAC40跌幅超2%,英国富时100跌1%。
在贸易战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大量资金涌入债券、黄金等避险资产。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黄金价格大幅上涨。
贸易战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增强。摩根大通将全球经济衰退概率调升至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警告称政策“必须避免”进一步加剧经济风险。
美国的科技巨头如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因供应链依赖中国等因素,股价大幅下跌。如2025年4月2日,苹果、英伟达等“七巨头”单日市值蒸发超8000亿美元,特斯拉因供应链依赖中国股价跌超9%。
出口导向型的传统制造业巨头也未能幸免,如波音公司股价大跌9%,卡特彼勒下跌近6%。
银行股对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最为敏感,贸易战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银行股领跌,如摩根大通跌7.49%,高盛跌8.04%,花旗跌8.11%等。
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股市下跌:日本、韩国、越南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股市受到较大冲击。如日本日经225指数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低,越南股指VN指数收跌6.68%,创下自200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中国A股市场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整体跌幅相对较小,但出口依赖型行业如消费电子、光伏、纺织等净利率或由5%转亏,而内需驱动型板块如白酒、房地产等因防御属性较强,逆势上涨。
欧洲股市同样开启避险模式,英国富时100指数跌逾1%,法国CAC指数跌逾3%,德国DAX指数跌超2%。
银行股对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最为敏感,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中银行股领跌,大跌8.5%,延续前一日5.53%的跌幅。
中国对美出口面临高额关税,预计两年内减少约1986亿美元,消费电子、光伏、纺织等出口依赖型行业净利率或由5%转亏。
政策加码新基建、消费复苏以及大基金三期注资扶持半导体国产化等,使得内需与科技板块展现抗压性。如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军工(中航沈飞)、黄金(山东黄金)逆势上涨。
中国通过逆周期调节政策如加码内需政策、货币政策宽松等对冲出口下滑的影响,同时加速“双循环”深化,通过技术突围和全产业链优势应对逆全球化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