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中美贸易战就已经开始,准确说是从2018年3月23日。中国要崛起与美国的对抗是一件避无可避的事情,所以退让示好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崛起的国家的选项。而贸易战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各种对抗在路上,如军事的比拼,科技的比拼等等。七年前我们更被动,七年的时间只能说现在的中国有所成长,美国从七年前的21万亿政府负债到2025年的36万亿美元负债也是有“所成长”,会有更多顾虑。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
贸易本质是互惠的,贸易战只是谈判的手段,当前的全球分工下“绝交”是不可能的。所以贸易战中美彼此都明白战是要战,谈是要谈的。过程是曲折的,时间维度上预计持续两三年。
美联储褐皮书预警“关税焦虑”
美国企业因关税压力普遍计划涨价,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暗示降息可能推迟至第三季度,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推升通胀的担忧加剧。美国发起贸易战拒收中国5000亿美元的商品,通胀预期高涨,国内民众对贸易战可能带来的高物价已经爆发几百起的游行。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
白宫称双方在关键议题上缩小分歧,特朗普首次承认现行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造成伤害,并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不愿打也不怕打”,强调平等对话的必要性。虽然特朗普松口了,昨晚美国股市也大涨了,国内股市苹果产业链,汽车产业链也大涨,但是一定要牢记过程是曲折的。所以从股市来看,并没有持续的反弹行情。
中国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5.4%
一季度5.4%的增速是政策强刺激与短期出口红利的成果,但内需疲软、新旧动能转换不足和外部风险仍是核心挑战。未来需从扩大内需、深化改革、优化政策协同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基础。
短期“内外发力”,靠内需来刺激消费,靠提高外部合作消化多余出口。长期一定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股市的影响
贸易战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从今年大的机会看目前三条线是比较清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deepseek),贸易战。机器人产业链是处于第一波大涨后的调整区间,昨天暴力反弹今日调整,后续能不能再起一波有待观察,前段时间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之间的分歧代表了资本分歧较大。机器人的业绩当前阶段是很难的,后续要关注的是有没有可以落地的有想象力的机器人出现,例如外骨骼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和大模型这边也是差不多的逻辑,机器人是硬件落地,要能用的能创造价值的,而大模型和智能体是软件落地需要能大大提高生产力效率的应用,才打开股票上涨的想象力。
贸易战目前的投资机会主要是短线为主,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贸易战情况下,国内政府对内需的政策支持利好国内消费,以商超消费为主;二是贸易战的跨境物流方向,转口贸易会增多,对物流的需求增大;三是跨境支付,国家积极推进东南亚贸易,中欧贸易等等背后都是需要人民币跨界结算的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