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 月 9 日,A 股军工板块上演 “独立行情”,中证军工指数单日涨幅达 8.49%,中船应急、铖昌科技等近 20 只个股涨停,国防 ETF(512670)单日成交额突破 2.9 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29 亿元。这场由国防预算增长、订单放量、地缘冲突三重逻辑驱动的行情,不仅打破市场疲软态势,更揭示了军工行业 “十四五” 收官年的战略机遇。
一、数据透视:军工股爆发的底层逻辑
(一)国防预算连续三年 7.2% 增长
2025 年国防支出预算达 17846.65 亿元,同比增长 7.2%,连续三年维持该增速。这一数字背后是 “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的加速推进 ——2025 年作为 “十四五” 收官年,装备采购进入集中交付期,导弹、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领域订单同比增长超 30%。例如,中国船舶手持订单金额达 2250 亿元,一季度净利润预增 149%-199%;中航沈飞 2025 年预计采购金额 191.58 亿元,同比增长 12%。
(二)地缘冲突催生全球军备竞赛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欧盟启动 8000 亿欧元国防计划,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占比提至 5%。这种 “政策刺激 - 订单增长 - 股价飙升” 的逻辑,在欧洲军工股上已得到验证:德国莱茵金属、法国泰雷兹等企业年内股价涨幅超 40%,带动中国军工产业链外溢需求。国内军工企业亦受益于军贸增长,2024 年对中东、东南亚出口额同比激增 80%,中兵红箭等企业外贸订单占比提升至 42%。
(三)资金加速布局防御性板块
4 月 9 日,军工龙头 ETF(512710)单日净流入 5.14 亿元,过去 5 个交易日累计吸金 6.24 亿元,规模突破 69 亿元;融资余额较前一日增长 12%,杠杆资金加速入场。北向资金逆势净流入 10.55 亿元,重点加仓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等核心标的。这种资金动向与 2018 年贸易战期间军工板块超额收益 18.7% 的历史规律高度吻合。
二、产业链全景:从核心装备到新兴赛道
(一)主战装备放量增长
- 航空领域:中航沈飞作为歼 - 35 舰载机唯一供应商,2025 年订单金额超 500 亿元,同比增长 120%;航发动力占据国内军用航发 95% 市场份额,受益于军机放量及维修需求,一季度业绩预增 12.6%。
- 船舶领域:中国船舶手持订单 333 艘 / 2563 万载重吨,其中 LNG 船市占率 35%,2025 年交付价格同比提升 15%;中船防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 10 倍,受益于军民品订单双增长。
(二)精确制导武器需求爆发
- 导弹产业链:北方导航、国科军工等企业订单增长超 50%,受益于 “智能化弹药” 列装提速,2025 年精确制导武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
- 军工电子:铖昌科技作为相控阵 T/R 芯片龙头,星载产品集成度提升 40%,市占率超 60%,2025 年随 G60 星链二期批量交付,营收有望增长 80%。
(三)新兴赛道打开增长空间
- 低空经济:重庆市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应用,空御科技等企业订单同比增长 212%。
- 军用 AI: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企业加速布局无人作战系统,2025 年军用 AI 市场规模预计达 300 亿元,相关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 15%。
三、专家研判:行业景气度与风险提示
(一)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维持军工行业 “强于大市” 评级,看好航空发动机、导弹、军队信息化等方向,预计 2025 年板块净利润增速超 38%。
- 中邮证券:“十四五” 收官年订单集中释放,叠加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主题催化,军工板块有望实现 “业绩 + 估值” 双击。
- 雪球分析:当前板块动态 PE 仅 32 倍,处于近五年 12% 分位,安全边际显著,低轨卫星、军用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或成超额收益来源。
(二)风险提示
- 估值波动:部分个股短期涨幅过大,需警惕回调风险,如铖昌科技动态 PE 已达 85 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政策不确定性: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可能影响利润率,需关注 2025 年一季报订单确认情况。
- 地缘政治变化:若国际局势缓和,军贸订单可能波动,需跟踪中东、东南亚市场动态。
四、未来推演:三大投资主线
(一)主战装备放量
- 中航沈飞:歼 - 35 舰载机批量交付,2025 年营收有望突破 600 亿元。
- 中国船舶:LNG 船订单占比提升至 40%,单船利润同比增长 20%。
(二)精确制导武器
- 国科军工: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收入增长 40%,2025 年净利润有望突破 3 亿元。
- 北方导航:制导系统市占率超 70%,受益于陆军现代化采购,订单同比增长 50%。
(三)新兴领域突破
- 铖昌科技:星载 T/R 芯片国产替代加速,2025 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占比将达 50%。
- 空御科技:低空防御系统中标多个军民用项目,2025 年订单金额预计突破 10 亿元。
结语:军工股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国防预算增长、地缘冲突升级、产业升级共振的结果。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规划衔接的关键节点,军工行业正从 “主题投资” 转向 “业绩驱动”。投资者需聚焦主战装备放量、精确制导武器、新兴赛道三大主线,同时警惕估值波动与政策风险,把握这一确定性较强的战略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