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金市场上演“过山车”行情,价格大起大落牵动全球投资者神经。4月7日,国际金价一度跌破3000美元/盎司关键支撑位,国内金饰价格单日暴跌超40元/克,引发市场热议:黄金的“超级牛市”是否已到尽头?
黄金暴跌:从“避险王者”到“恐慌抛售”
2025年初,黄金一度因贸易战担忧和地缘风险飙升,3月底现货黄金突破312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然而,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4月2日起加征汽车关税),市场情绪突变,黄金开启暴跌模式:
- 国际金价:COMEX黄金期货从3120美元高点跌至3000美元下方,跌幅超3.8%;
- 国内金价: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价格从747.5元/克(4月3日)跌至713.98元/克(4月7日),周大福等品牌金饰价格回落至918元/克,较高点缩水超4%。
暴跌背后:三大“元凶”浮出水面
1. 政策预期“反转”
- 美国加征关税初期推升避险情绪,但政策落地后市场担忧转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资金从黄金撤离转向美元等流动性资产。
- 美联储鹰派表态(2025年降息幅度或低于预期)打压黄金抗通胀价值,美元指数反弹进一步施压金价。
2. 技术性抛售潮
- 黄金年初涨幅超15%,技术面严重超买,部分机构选择高位获利了结。
- 市场恐慌情绪扩散,散户跟风抛售加剧波动,国内多地金店现“抢购潮”与“抛售潮”并存。
3. 地缘风险“降温”
- 美俄、美伊摩擦未进一步升级,中东局势短暂缓和,削弱黄金避险需求。
未来走势:分歧加剧,三大信号定方向
1. 看涨派:牛市未终结
- 贸易战长期化风险仍存,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亚特兰大联储预测一季度GDP负增长)或迫使美联储重启降息,黄金或再冲3300美元。
-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中国、印度2025年增持量同比上升),实物需求支撑金价。
2. 看空派:警惕“熊市陷阱”
- 若美国经济软着陆、关税政策缓和,黄金或跌至2800美元。
- 技术面“头肩顶”形态隐现,若跌破2950美元或触发更大规模抛售。
投资者如何应对?三大策略避险
1. 分批建仓:避免一次性押注,利用回调窗口逐步布局;
2. 紧盯政策:关注4月非农数据、美联储利率决议及中美关税谈判进展;
3. 多元配置:搭配黄金ETF与实物金,降低单一资产波动风险。
结语
黄金的暴跌既是市场情绪的宣泄,也是长期趋势的试金石。在贸易战与货币政策博弈的夹缝中,投资者需保持理性,把握“危”与“机”的平衡。历史经验显示,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更高的跳跃——黄金的下一站,或许正是抄底者的盛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