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贸易争端加剧、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影响,国际金价上周遭遇“滑铁卢”,创下年内最大单周跌幅。纽商所黄金期货周跌2.53%,国内金饰价格同步跟跌,周大福、老庙黄金等品牌足金价格两天内每克暴跌30元。这场由贸易战引发的“避险资产抛售潮”,正深刻冲击全球贵金属与股票市场。
国际金价“跳水”,周跌2.53%,避险属性短期失效
1. 期货与现货同步暴跌
上周四(4月3日)至周五(4月4日),国际金价连续两日大幅下挫。纽商所6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035.40美元,单日跌幅2.76%,周累计下跌2.53%;伦敦现货黄金同样收跌2.47%,一度触及3015美元/盎司低点。
市场分析认为,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此次暴跌与投资者为弥补股市亏损而抛售黄金密切相关。全球贸易争端升级导致美股连续两日重挫(道指跌5.5%,纳指跌5.8%),投资者被迫抛售黄金以追加保证金或平衡投资组合。
2. 贸易战恐慌成导火索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多国反制,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商品市场同步受挫,WTI原油期货日内跌7%,伦锡暴跌9.3%,避险资金流向美元与国债,黄金短期吸引力下降。

国内市场,金饰价格两天跌30元,银行紧急上调积存门槛
1. 金饰品牌集体降价
- 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从4月3日的962元/克跌至5日的932元/克,两天跌30元。
- 老庙黄金,上海区域足金价格从961元/克降至931元/克,跌幅同样达30元。
多家品牌门店表示,此次降价直接受国际金价暴跌驱动,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
2. 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控
上海黄金交易所于4月3日发布风险提示,要求会员单位做好应急预案,引导投资者理性操作。与此同时,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认购起点金额,以应对市场剧烈波动。例如,中国银行将积存金最低购买金额从700元上调至750元。
周大福的“冰火两重天”,从涨价到跟跌
此前,周大福因金价飙升于3月宣布上调“一口价”金饰价格(涨幅10%-20%),并称成本压力难以为继。然而,此次国际金价暴跌使其迅速转向降价。品牌发言人坦言:“金价高位徘徊已抑制消费需求,当前市场情绪更趋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饰销售疲软,周大福的“一口价”产品(如传福系列、故宫系列)凭借设计溢价仍贡献了超40亿港元零售额,成为业绩亮点。

波动或持续,理性投资是关键
1. 短期风险加剧
分析师指出,若贸易战进一步升级,黄金可能继续面临抛压。市场需警惕美联储政策转向、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
2. 长期逻辑未变
黄金作为抗通胀与避险资产的核心地位未受动摇,但投资者需关注仓位控制。上海黄金交易所建议,避免盲目追涨杀跌,优先选择风险对冲工具。
国际金价的剧烈波动,折射出全球经济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对于普通消费者与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更需冷静研判,平衡短期风险与长期价值。随着贸易争端走向纵深,黄金市场的“过山车”行情或将成为新常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