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2024年干得怎么样?规模和年度收益出炉
2024年,私募基金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业绩一度损失惨重、募资艰难,随后又峰回路转,行业整体在挑战和机遇中前行。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最后一期月报。截至12月末,私募基金的管理总规模19.91万亿元,管理基金数量14.42万只,管理人数量20289家,从规模、基金数量到管理人数量较2023年底均有一定程度的萎缩,行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型。
此外,备受关注的私募年度业绩也在近日揭晓。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有业绩记录的11107只私募证券产品,2024年度收益均值为11.19%,其中8471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76.27%。(证券时报·e公司)
投资热情不减 红利主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
岁末年初,红利资产的投资热情不减。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首批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后的第一个月,多只红利ETF已经实现了规模的稳步增长,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红利资产契合了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寻求稳定回报的配置需求。政策支持与市场逻辑的双重驱动,使得红利资产成为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红利投资正逐步成为投资新趋势,为市场注入更多信心和活力。(券商中国)
香港互认基金迎来“抢购潮” 全球机构关注新赛道
2025年开年以来,香港互认基金内地销售额限制由50%放宽至80%,新增额度立刻迎来了一波“抢购潮”,很快6只香港互认基金被买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月15日,2025年以来因新增额度而打开内地申购的香港互认基金达到11只,其中,有6只迅速被抢购一空再度公告“闭门谢客”,包括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摩根国际债券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6只开年被买爆的香港互认基金全部是债券型基金,它们的规模也随之暴增。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新规下互认债基所提升的30%比例有望带来最高超 900 亿元的申购额度。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香港互认基金吸引了不少全球机构关注,一些机构开始咨询互认基金事项,评估是否需要通过互认基金将海外市场的产品引入内地市场,同时已有外资机构准备进场申请香港互认基金。(21世纪经济报道)
首批8只全部结募!220亿资金将入债市
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已全部结束募集!1月16日晚间,广发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齐齐宣布结募。至此,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已全部结募。2024年最后一天,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获批,今年1月7日同步开启发售,合计募集金额上限为240亿元。市场消息显示,最终募集资金约22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全市场共21只债券ETF,总规模超1800亿元。若加上已结束募集的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债券ETF总规模已超2000亿元。在多家基金公司看来,此批产品的问世是对债券产品线和ETF产品线的重要补充,鉴于目前债券ETF的体量,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空间仍相当广阔。(券商中国)
官宣!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 首期规模100亿元
1月18日,中国国新联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在京共同举行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国新创投基金出资合作单位有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国建材、中国有研、中国电气装备、杭州资本、兴湘集团等,首期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同时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放大方式,围绕“国家所需、创新所要、基金所能”,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强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力量。(中国证券报)
频现延募!ETF基金怎么了?
今年以来,已有8只基金发布延长募集期的公告,其中过半的基金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基金,包括创业50ETF、上证180ETF、科创人工智能ETF、上证科创板新能源ETF等。对于去年大火的ETF在年初延募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ETF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内卷使得ETF的市场吸引力下降。伴随着市场调整,投资者情绪降温,同时对某些资产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1月发行冰火两重天,有基金延募,也有基金一日售罄。业内人士预测,一季度或迎来公募基金发行高峰期。(国际金融报)
新品不断,ETF市场新年迎来“新气象”
2025年开年伊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市场迎来“新气象”:创新产品迭出,部分银行系公募试水ETF成效初现,产品创新向Smart Beta、债券细分指数等方向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在支持国家战略发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等因素推动下,我国ETF创新产品矩阵有望进一步扩容。但ETF同样也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等挑战,需要从产品、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加强创新和管理,推动ETF从1.0阶段向2.0阶段迈进。(中国基金报)
首批公募四季报:多只债基规模大涨,权益基金大幅调仓
日前,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陆续发布。从已发布的四季报看,伴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多只债券基金去年四季度规模大增,机构资金或是加仓主力。同时,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大幅调仓换股。展望2025年,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对债市操作也有新策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