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一开市,A股就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纷纷飘红,市场情绪明显回暖。
这一轮上涨,早在基金四季报中就埋下了伏笔——机构资金已经在悄悄调仓,科技、AI、银行等板块成了新宠,而周期、医药等板块则遭到了减持。
这意味着,2025年的投资风向正在发生变化:哪些板块会成为新一轮行情的领头羊?哪些板块可能要被“边缘化”?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今天,我们就来深扒这份基金调仓的“藏宝图”!
(1)基金仓位基本持平,但资金在偷偷换方向!
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调整,公募基金整体的股票仓位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维持在89%左右。
但关键在于——基金经理们悄悄换了方向!
加仓的板块:电子(TMT)、计算机(AI)、银行(高股息)、港股
减仓的板块:周期(有色、能源)、医药、生物科技
特别是TMT(电子、计算机、传媒)和港股的加仓最为明显,说明机构在调整持仓结构,押注科技赛道和港股市场的复苏。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科技股又成了资金的心头好?
(2)TMT板块领跑,AI算力+电子硬件被爆买!
在基金经理的调仓路径里,科技板块再次成为“宠儿”,尤其是电子、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分别加仓2.8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AI算力、半导体、消费电子三大方向被重点加仓!
AI算力:
- 2023年,海外AI算力投资潮已经推动了英伟达股价飙升,但国内AI基础设施才刚刚起步。
- 基金经理们普遍看好国内“AI资本开支大爆发”,认为国内企业将在2024年迎来AI基础设施的扩张潮,国产算力龙头将大幅受益。
半导体、芯片:
- AI的发展,离不开底层的半导体硬件,尤其是国产GPU、存储芯片、服务器芯片。
- 2023年海外半导体大牛市,2024年机构预期这一趋势将逐步传导到国内,推动产业链相关公司股价上涨。
消费电子:
- 2023年电子行业大调整后,市场逐步迎来周期反转的预期,消费电子新品(如Vision Pro)带来新一轮换机潮。
- 机构判断,消费电子的复苏将带动供应链公司业绩回升,因此开始提前布局。
简单来说,基金经理们正在重新押注科技成长股,认为2025年将是国产AI+半导体崛起的重要一年。
(3)港股“跌跌不休”,公募基金却逆势加仓?
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是——四季度,公募基金逆势加仓了港股!
要知道,2024年四季度,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了5.1%和6%。基金经理为啥还敢加仓?
原因1:估值跌到历史极限,便宜到“非买不可”
- 港股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很多龙头公司股价仅相当于2-3倍PE,对长期资金来说吸引力极强。
原因2:政策利好,资金回流
- 近期,国内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稳市场信号,增加中长期资金入市,港股市场的资金面有望迎来改善。
原因3:港股核心资产依然具备竞争力
- 基金最青睐的港股行业:电子(如中芯国际)、银行(如港交所)、消费(如泡泡玛特)。
- 相比A股,港股市场的龙头公司仍然具备估值优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所以,基金们的操作很明显:越跌越买,提前埋伏“政策底”!
(4)高股息资产依旧受宠,银行板块“翻红”
除了科技股,银行板块的加仓幅度也很大,说明高股息资产仍然是资金的重要配置方向。
为什么基金喜欢银行股?
✅ 股息率高,适合做底仓——银行股的股息率普遍在5%-7%之间,比很多债券基金收益还高,机构喜欢长期持有。
✅ 估值便宜,不容易暴雷——银行股的估值普遍在历史底部,市场情绪不佳时更容易吸引避险资金。
✅ 政策环境友好——随着政策引导资金入市,银行板块的稳定收益属性更受欢迎。
如果市场继续震荡,高股息资产仍然是避风港,预计银行、煤炭、电力等“高股息三大金刚”依然会受到资金青睐。
(5)展望2025,A股怎么走?哪些板块最值得关注?
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的A股市场可能震荡中上行,但板块间的分化会加剧。
最被看好的方向:
AI算力、半导体——国内AI资本开支潮+科技政策红利
新能源、储能——政策支持+行业需求复苏
消费电子、传媒——消费复苏+AI应用爆发
高股息资产(银行、电力)——避险资金的“长期资产配置”
可能被边缘化的方向:
⚠️ 周期股(有色、能源)——经济复苏力度不足,需求未明显改善
⚠️ 医药、生物科技——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行业增长受限
换句话说,2025年是一个“科技成长+高股息”双轮驱动的市场,投资者需要关注政策风向,紧跟资金动向,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6)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布局?
如果你是普通投资者,不想频繁调仓,又想跟上市场趋势,可以考虑三条思路:
1. 布局科技成长基金,抓住AI投资潮
如果你看好AI算力、半导体、消费电子,可以关注相关ETF或主动管理型基金,比如AI主题基金、芯片ETF等。
2. 配置高股息基金,稳中求胜
如果你偏好低风险+稳定收益,可以考虑银行、电力等高股息基金,赚股息的同时享受长期增长。
3. 适当关注港股市场,低位潜伏
港股市场目前估值极低,适合长期投资者逐步建仓,可以考虑恒生科技ETF、港股消费ETF等产品。
总结:2025年,科技当先锋,银行做底仓!
A股的开门红,预示着2025年的市场可能不会太差。
基金经理已经用真金白银投票:科技股、港股、高股息银行,是他们最看好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