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兴业银行基金行情(“拉净值”还是“乌龙指”仍未明朗)

继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尾盘突然涨停后,1月2日,兴业银行股价向下俯冲,重挫逾8%,报收14.83元,基本回到29日“瞬间涨停”前的水位。银行板块跌1.08%,除了兴业银行外,跌幅最大的银行为宁波银行(-1.94%)。

同时,兴业银行今日主力资金(超大单+大单)净流出7861万元,远超上一交易日主力净流入资金(4022万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卖出7882.81万元,沪股通净卖出1.79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649.86万元。

虽然股价已经回到异动前水平,但是关于此次银行银行股价异动的原因仍然未明,饱受市场关注。

时间回到2023年12月29日,兴业银行股价尾盘集合竞价大幅波动,在前期微涨不到0.3%的情况下直接拉升涨停。截至收盘,该行股价较前一日上涨9.97%,收报16.21元/股。而当日,银行板块平淡收官,仅微涨0.82%。

随后,上交所发布消息称,12月29日收盘集合竞价阶段,兴业银行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经初步核查,为某投资者以明显偏离股票最新成交价的价格大笔申报成交所致。上交所将对相关情况做进一步深入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上交所提醒广大投资者合规审慎参与交易。

随后,兴业银行公告,经自查核实,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拉净值”OR“乌龙指”

对于此事件,多位市场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难以理解”。有部分人士认为不排除个别投资者“乌龙指”。此外,还有诸多来自市场人士的猜测。总体而言,基金“拉净值”和“乌龙指”是最主流的两个观点。

一位券商首席分析师向钛媒体App表示,从最后15秒连续大量买入看,这更可能是“乌龙指”。如果是内幕交易,那样显眼的行为实在难以成立。

该人士进一步阐述,如果是基金为提高市值而操纵,这种做法都难成立。一是该股票排名已定,无需通过单独提价来影响;二是私募很少会单独通过大手买入来提升整体净值。当然,也可能出现个别极端情况,比如某基金持有该股票仓位很大,面临清盘线,为求一搏而在最后时刻大手买入。但这种可能性也不高,因为私募随意出几亿元调整持仓,在风险控制上难以通过。

但是也有市场人士并不认同以上观点。比如,自媒体“价投谷子地”认为,这不是“乌龙指”而是“赤裸裸地操纵市场”。

其主要观点是,“乌龙指”通常发生在盘中交易,而不是集合竞价阶段。输入错误造成的“乌龙指”一般为一笔交易,而不是多笔小单。以2013年“光大乌龙指”事件为例,234亿成交仅2秒完成,符合“乌龙指”特征。而兴业银行当日的数据显示,17笔买单分布在10秒内,间隔2秒,不符合一次乌龙指被拆单后的特征。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教授李国平向钛媒体App表示,以上分析并不能排除“乌龙指”,“有人开车,能够持续把刹车当油门死踩着不放,所以,也不排除有人连续下错单。”李国平说到。

李国平还认为,“不能排除量化交易的因素,如果模型有问题,也可能出这种错误。”不过,上述券商人士认为,“量化交易模型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大,目前国内主要是私募机构在执行量化交易策略,而私募基金的规模普遍不大,且持仓股票往往均匀分布,在一只股上的资金量不会太大。”

不过,上述人士也都强调,此事件比较容易调查清楚。

 

福建国资刚刚公告增持

三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1-9月,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12.96亿元,同比下降5.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9.65亿元,同比下降9.5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222.85亿元,同比下降17.22%;不良贷款率1.0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023年9月末,该行前十大股东分别为:

  • 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16.91%;
  • 中国烟草总公司,持股5.34%;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8C-CT00沪,持股4.56%;
  •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持股3.8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44%;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
  •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87%;
  •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股2.74%;
  •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个险万能,持股2.28%;
  • 福建省财政厅,持股2.18%。

截至2023年9月末,共有256家主力机构或基金持有兴业银行,持仓量总计105亿股,占流通A股50.54%。基金方面,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宝中证银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持仓比例较靠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10日,兴业银行公告称,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间,福建港口集团及其子公司在二级市场累计增持约5.59亿股兴业银行股份,合计持股比例由0.11%升至2.8%。

公开资料显示,福建港口集团成立于2020年8月,是福建省属重要骨干企业,位列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45位,主要业务有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临港园区开发与运营;道路运输、水上运输等与交通运输相关的配套服务;现代物流及商业贸易等。

1月2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提出疑问,“福建港口集团2023年12月10日发布增持公告,该公司未持股到5%,为什么要公告?该公告是法律法规强制性公告的,还是兴业银行自愿公告?该公司是否有进一步增持的意愿?”

该行董秘回复:“该公告为自愿性公告,且已经征得福建港口集团同意。目前,我行无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