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的股市行情,在技术面和基本面上,都有着比较积极的预期。以技术角度来看,中长期多头涨势基础稳固,可以信赖会对股市行情发展构成的正向推动效应,即便再往下回调,也不会跌到无人玩,一泻就千里。
基本面上的情况,则是可以积极看待一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这已经被市场舆情带起来,既有着先前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情况,也有着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具体规划和安排,同样起着正向刺激预期。
具体而言,技术上,我们可以看到纵使这里再往下压低,60日周期的涨势也是确定性的,且也不会持续下行而致使120日周期转跌,这两者在趋势方向上,有着比较强烈的引导效应,能够对市场产生显著的趋势发展。
在没有因为下跌而改变这样的趋势关系之前,都不要惧怕跌穿60日均价线,特别是120日均价线,更不用惧怕和担忧。以此,一方面是60日均价线可以保持上行关系的时间特征,另外一方面则是当前60日均价线所在的位置。
前者,不难确立,整个12月份,常态发展,则都可以保持60日均价线的涨势行为,这无疑会给12月份的行情带来中期涨势预期。后者,以当前3735点的指数位置,及其移动扣减关系,到12月末,60日均价线大概率会自然上行到3900点之上,逼近于4000点位置。

这也预示着60日均价线在保持上行的过程中,既会对指数构成支撑助涨的效应,也会自然向上收敛指数回调的绝对空间。照这个层面来思考,那么也意味着12月份指数会往下调整的空间也不会很大,且容易获得中长期技术支持而反拉上行。
当然,看起来中长期技术关系的优势结构对盘势发展的支持效应积极,但就宏观结构而言,我们仍然认为要持续推升和拔高较难。这依旧是老生常态,还是回到我们此前阐释的周K线技术关系,显著的会受其制约。
与此同时,在周K线的约束之下,难以持续向上拓进指数,那么就难以摆脱日K线结构的短期技术劣势影响。比如20日周期扣高走低的下行关系,以及40日周期也没有扣减优势的矛盾状态,这也会在短期微观行情上反应出来。
所以,纵使前述的技术关系可以积极看待12月份的股市行情,但也不能指望就可以一飞冲天。事实上,还是会存在一些客观结构矛盾,仍然会影响和抑制盘势发展,进而带来市场行情的跌宕和动荡。
关于基本面的情况,目前比较积极的预期就是经济工作会议展望,甚至有小作文指向再推动10万亿的经济振兴计划。坦言,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确立的是,必然会给明年经济发展开出“良”方,那么无论如何,都是存在结构性机会,近期新经济发展方面的强势轮动,已经有所预演。
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甚至不能排除,12月份的市场机遇,大概率也还会在这些板块上层出不穷。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政策着力点显著,投资者情绪亢奋,都支持高弹性类个股的发力。我们也会继续关注成长科技板块的高人气效应,容易出现群体性跟随风潮。
当然,随着2024年尾声临近,也会逐步驱动红利投资的景气度回升,今年在国九条的政策下,大概率分红率会提高,这自然会利于红利型股票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这类股票,也有望在跨年前后的行情中,受到青睐。
除此之外,市场风险方面,还是在于中美贸易方面的影响,特朗普扬言要全面加征关税,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税率。另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当前预期仍然是12月份再降25BP,但后续如何发展,已经不太清晰。还有俄乌、中东等地区冲突,以及南海等情况。
只是,这些状况,无法有深刻的分析说明,就不展开讨论。而我们的认识,仍然会考虑这些非技术,以及外在因素,都不是制约当前A股市场发展的关键。真正会影响后市的,还是在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这是核心要素,要实时跟踪。
而从昨天公布的PMI数据来看,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且持续二个月上升到50以上的扩张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后续还要CPI进一步验证,一旦得到持续的经济增长数据支持,则股市行情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张。
此前,我们根据对全年GDP保5的目标拆分,第三季度是4.8,这意味着第四季度至少5.2,才能确保完成目标。若以此来看,则环比都有了较大增长,这无疑需要多个经济指标好转。
这么来看,则是不是也意味着经济刺激出现积极效应,进而对明年一季度,甚至明年全年,都带来积极展望。由此则容易扩大12月份市场行情的发展预期,并进一步推动对明年股市行情的乐观展望。
当然,这些情况,还都需要一步一步跟进和观察,有待明确的经济数据支持,同时,大盘的实际演变情况,同样会带来不同的相互影响,这些都是后续要实时关注的。我们对市场的预判,既要看预期,也要看当下的客观状态,只有稳打稳扎,才能步步为赢。
总之,12月份的股市行情还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遇。不要怕跌,怕的是不跌,技术关系上跌不怕。只是要持续大涨也不容易,还是会有宏观结构制约。这就使得操作策略上仍然要做做波段,通过仓位增减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