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方法有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之分。现在许多投资者在买入一家公司股票之前都会分析该公司的基本面,然后再采用技术分析判断买入股票的恰当时机。但是,不同的投资者对K线图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用苏轼诗句来描述K线图,就是:“横盘成箱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K线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图中。”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K线图体现出来的规律,以便我们更好的理解K线图所反映出来的买卖决策所需要的一些信息。这就是K线图市场本质分析法的核心所在。
K线图反映了三个定律:
(1)供求定律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商品市场中,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将上升;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将下降;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势均力敌时,价格将趋于稳定。股市也是一样,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产生了某种趋势。当投资者对股票需求(买入)大于供给(抛售),股价就会上涨,被称之为“上升阶段”。当需求小于供给,股价就会下跌,称之为“下跌阶段”。当需求和供给两种势力基本达到势均力敌时,股价出现横盘整理的形态(即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跌趋势)。这三种趋势(上升、下跌和横盘整理)在股市中都用K线图表示出来了。
(2)因果定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存在一个因果关系。通俗地说,今天的结果是昨天造成的,今天又为明天种下了因。股价的变动是由成交量变动引起的。成交量是因,股价是果。有重大的起因必定有重大的结果。小规模的成交量变化将引起小范围的价格波动。
(3)投入产出定律
该定律主要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在股市中,投入是指成交量,产出是指价格行为。也就是说,在股市中,投入产出定律是指成交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成交量与价格必须保持和谐统一关系即高成交量,股价波动幅度也大;低成交量,股价波动幅度也低。这时成交量和股价之间关系表现为正常情形。但是,如果出现成交量放大,股价波动幅度却较小;成交量较小,股价波动幅度却很大,这说明成交量和股价之间关系出现异常情形。这种异常情形往往预示着股价走势可能要发生逆转。投资者必须高度警惕之。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如下图所示,我们的左手边股价出现下跌行情,说明供给大于需求。在下降阶段,投资者可以空仓观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进入横盘整理阶段(如图中矩形处所示)。观察发现,在横盘整理期间,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较大,下跌时成交量缩小,这说明主力在股价底部区间吸筹建仓。普通投资者对这种行情要密切关注,因为主力建仓完毕后就会拉升股价。
在横盘整理末端的前三天:出现一根长下影线十字星,伴随高成交量。高成交量,但股价收盘价没有收在最低点,而是在高位,这说明什么?说明有需求的介入。
在横盘整理末端的前一天:小阴线,成交量扩大,股价没有创新低。这也说明有需求的介入。随后股价出现一波上涨行情,成交量呈递增之势,符合投入产出定律。
K线4:成交量比前一天的成交量要大,但是股价涨幅却较小。这是典型的成交量和股价之间的异常行为。所以股价从K线4-5出现了回调。这里也遵循了因果定律。
K线5:长下影线的阴线,成交量较大。这说明股价在探底过程中空方在抛售股票,供应在扩大,同时长下影线说明空方遭到多方的抵抗,股价收盘价在中部之上。这说明需求的力量在这一天比供给的力量略大一些。
K线5之后到K线2:股价出现了一波强劲上涨行情,伴随成交量的递增,表明需求大于供给,需求占有优势,需求控制了市场。
K线2:成交量放量,但是股价涨幅较小,出现了异常行为。投资者必须提高警惕,危险可能来临了。
K线3:成交量比K2线要小,但是股价却在盘中冲高,这明显是主力拉高出货行为,量价关系出现了异常行为。此时投资者必须做出卖出决策或者止损出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