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市值和股价的关系(就是股价要上涨吗)

几天前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消息发布之后,已经连续调整的市场出现了一抹亮色,多家中字头企业股价立即大涨。中字头指数短短几天之内从不足6000点上涨到最高7000点以上。很显然,众多投资者对于这条消息理解为各个国有企业将会在国资委考核的要求下想办法做大上市公司的市值。

 

其实市值管理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很多投资者在2015年那个时候就已经听说过了,当时因为股市长期下跌,证监会于是号召各家公司想办法进行市值管理。各家公司都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把股价给炒起来了。不久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原来很多公司为了能提高市值,采取了古老的坐庄模式。就是由很多资金掮客牵线搭桥,当然其中有很多是各个证券公司的投行人员在牵线,将上市公司和一些市场游资联系起来。然后有的上市公司参与出资,有的只是配合出消息,由这些坐庄的人负责拉高股价,实现了“伪市值管理”。

多年之后,陆续有多个上市公司和个人被监管部门查处,有些甚至触犯刑律,涉嫌操纵市场罪并被严厉处罚。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市值,什么是市值管理。所谓市值,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在大多数人看来,既然是市值管理,管理二字就表示有控制和调控的意思,所以就应该是上市公司对自己公司的市值进行控制。在目前股价下跌的阶段,上市公司就应该出资拉高股价,这就是大多数人理解的市值管理。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市值如果想上涨,由于股本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只要拉高股价市值就增加了。

实际上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简单的拉升股价,这已经是涉嫌操纵,明显是违法的。即便公司为刺激股价发布一些不实的信息,也同样是违法行为,这也是不允许的。真正的市值管理手段是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从而实现整个公司资产的增值,将公司经营得更好利润提升刺激股价,将集团公司未上市部分整体打包进入上市公司实现总股本的扩充,通过公关手段让公众更加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等等。这些方式都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正确的手段。

回到这次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消息来,国资委做出这样的表态,绝不是大家想象的要刺激股价,最需要解决的其实是信息披露。一直以来国有大型企业在信息披露这方面都是非常保守的,除了日常需要披露的定期报告之外,大多数可披露可不披露的信息为了避免产生误解都没有做披露。再就是国有大型企业对外宣传等方面也做得很不够,对外信息都非常少。投资者想与公司进行沟通和进行调研难度也比较大,次数就更少。近年来证监会对信息披露工作抓得非常紧,这也是未来国有大型企业需要做得最多的地方。

其次就是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要求。虽然市值从表象上看就是股价与股本的乘积,直观上只要刺激股价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用什么方式刺激股价却是大学问。以往直接通过资金拉高股价是行不通的,还是要回归本源,也就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只有经营好了企业,有了更好的业绩,有了更多的分红,才能更好的吸引投资者购买公司的股票,股价才能够出现上涨,而不是简单的从炒作和博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如果简单的把央企考核市值管理作为概念炒作的由头,最后的结局肯定都不会太好。要么是短期追高被套,要么是买到了业绩很差的公司长期不涨甚至退市。疯狂炒作股票肯定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毕竟市值管理考核不是一年而是会持续很多年,如果这一年出现大涨,那以后怎么办呢?国有大型企业普遍业绩稳定且现金流良好,分红也会比较优厚,同时这些股票的价格都比较低,有不少都非常适合长期投资。

对于企业来讲,未来可能会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更多运用增持、回购、现金分红等手段维护市值,也会与投资者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让投资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公司价值。当然更重要的是经营好企业,给投资者更多分红,分享公司的劳动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