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内容,对很多专业人士来说,很简单很普通,但对很多炒股的散户投资者来说,就不一定了解得那么多和深入了。对普通投资者很有必要学习下此方面的知识。
1、对市值的基本理解
市值(Market Value)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市值不仅反映了企业当前的内在价值,也反映了企业的未来价值。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公司市值的基础,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代表着股东财富的大小。
所谓的内在价值,又称为投资价值、公平价值或内涵价值等,是指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收益以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的现值,它强调的是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专业投资者在对企业债券、股票等进行投资时,通常会使用所评估出来的内在价值作为决策依据。
所谓市场价值,是指企业出售所能够取得的价格。当企业在市场上出售时,其买卖价格即为该企业的市场价值。从本质上看,市场价值亦是由内在价值所决定,只不过会受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而产生波动。在这里,我们作一个专门的界定,上市公司股票的单位市场价值即为股票价格,即所谓“股价”,上市公司股本数与股价的乘积为市值。
对上市公司而言,市值或是股价永远是一个波动的数值。
从长期角度而言,市值取决于产业的大趋势与企业主动创造价值的能力。但是,市值或者股价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公司不退市,它就处于“永续”的波动状态。
从根本上说,市值或股价的波动永远是围绕着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的,有时内在价值被低估并反映为股价的持续低迷,有时内在价值被高估反映在股价上则是高市盈率等相对估值指标高企,也即价格与内在价值偏离度过大。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炒股可以看技术面,也可以看基本面,比较理解的是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一套成熟 的投资体系,力争做到低买高卖。但这又何其难,否则也不会有股市“十人七亏二平一赚”之说了。
股票价格与菜市场的菜一样,都是围绕着其背后的价值在波动。几年前“蒜你狠”、“姜你军”是典型的炒作
2、由两个市值公式分解市值的影响因素
从中长期的维度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其估值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这也构成了全球企业估值比较的基础。
市盈率、市销率方法则是分别针对有盈利、未盈利两种企业利润状态最常用的两种方法。这里我们使用市盈率方法来分析市值波动的影响因素。
用市盈率计算市值有两个公式:
市值=利润X市盈率
市值=股本数X股价
在上述公式中,可看出决定市值大小的有四个变量:利润、市盈率、股本数、股价。而第二个公式中,股价=每股盈利(EPS)X市盈率,EPS是利润和股本数的除数,因此本质上,股价的变化对应的是市盈率变化,也就是说该两个公式其实是同一种方法的两种表达。
我们把上述市值公式的变量进行再分解,形成金字塔式的多层次影响因素体系,我们称之为“市值影响因素金字塔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认为,利润、市盈率、股价三个关键变量均受到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由此,我们首先把影响该三个变量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然后再梳理内外部影响因素有哪些,由此形成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事实上,它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值形成果因关系图。
要想提高市值,有三种途径:
(1)增大利润;
(2)提高市盈率;
(3)增大利润的同时,提高市盈率水平。
很显然,要想让市值获得乘数效应,第三种途径是最佳方式,也即在极力增大利润的同时,如果最大化提高市盈率,市值将可实现最大化的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