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总市值与gdp比值(股票市场与GDP的一般关系)

常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股市繁荣意味着经济向好,股市低迷、萎缩意味着经济下滑。历史证明,在发生经济危机或出现问题的时候,股市必然遭受重创。而经济的好坏直接体现在GDP上。

从海外资本市场发展来看,国民经济证券化率达到100%是资本市场成熟的标志。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是‬90万亿‬左右‬,而‬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GDP大概在‬115万亿‬,占比‬还不到‬80%,说明‬资本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经验看,一旦股票总市值超过GDP的150%,意味着股市出现泡沫化,就要引导资金从股市中流出。2015年中国发生股灾,当时GDP只有69万亿,而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了90万亿,股票总值占比GDP130%,已经出现泡沫化。上证指数从6124点高位一年内两次腰斩,超跌回到1664点。

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来看,美国总市值与GDP的比值大致在100%~150%之间,超过150%以后,说明股市过热,美国股市往往会崩盘。

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年轻、还很不健全。政策层面上,会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促进股权融资的发展。

作为散户,除了选择好的股票外,还要适当关注大盘,充分认识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当股市过热时,及时止住贪念,从股市上撤出;而当股市情绪低迷时,可以大胆入场,做到与其他人反向而行,方能大概率胜出。

按照股市总值不超过GDP150%的比值,当中国股市总值达到140~150万亿时,我们就要倍加小心了,宁愿吃土也不要试图接住下落的飞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