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投本质是低买高卖,可是到底怎么判断当天股价是高是低呢?
先给大家看下我大学《财务管理》课本里面的计算公式,不晓得你看不看得懂,反正我看不懂,超纲了。
后来关注「唐书房」看了他每周实盘公布的买点和卖点数据,开始真是一头雾水,还是不知道怎么算。
不过,他的备注里第一句话,“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不估算三年后估值”。于是,我先研究这个席勒市盈率估值。
一、什么是席勒市盈率?
常规市盈率分三种,即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TTM)。
- 1. 静态市盈率=总市值/最新年报披露的净利润
- 2. 动态市盈率=总市值/(季度累计盈利/季度数*4)
- 3. 滚动市盈率(TTM)=总市值/最近4个季度净利润之和
但常规市盈率有其局限性,以美国市场为例,在经济扩张时期,公司通常会拥有很高的利润率和收益,因此市盈率受到较高的收益影响而变得非常低;在经济衰退时期,利润率和收益较低,常规市盈率也因此变得更高。
后来,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教授在格雷厄姆理论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研究,于1998年发表《估值比率和股票市场长期前景》,文中提出了“周期调整市盈率”的概念,CAPE,即“席勒市盈率”(Shiller‘s PE)。
简单说:
席勒市盈率=总市值/过去10年净利润平均值
二、席勒市盈率估值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检验,结合格雷厄姆的估值方法,席勒指出,当按照此种方法计算的市盈率高于20倍时,股市此后的回报率通常会较低;当此种市盈率降到10倍以下,股票此后的回报率会相当出色。
它的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席勒市盈率估值法。
利用席勒市盈率估值并大致确定买卖点:
当席勒市盈率≤0.7*(1/无风险利率)时可以分批买进;
当席勒市盈率=1.5*(1/无风险利率)时可以分批卖出。
由此可以计算当年的合理估值:
当年合理估值 = 近10年年均净利润×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
当年合理估值的70%作为买点,当年合理估值的150%作为卖点;
三、案例计算验证
分众传媒
通过计算得出分众传媒近10年平均净利润为33.9亿元(净利润)/26.78亿元(扣非净利润;
目前无风险收益率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合理区间3%,估值下限为33倍
2022年合理估值 = 33.9X33=1118.7亿元
合理估值的70%作为买点,即总市值为:783亿元
合理估值的150%作为卖点,即1678亿元
从2012年至今的K线图看,最近十年达到卖点的次数还是非常多的,比如2015年,2018年和2021年。
也就是说按照席勒市盈率估值法估算的买点、卖点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采用同样的方法,我又选了一只股票中国神华,计算出它近十年的平均利润为392亿元。
则2022合理估值为:392*33=12936亿元
合理买点:9055.2亿元
合理卖点:19404亿元
这数字看着就不大对劲,目前中国神华市值6100亿,差距也忒大了。
正是因为这个计算失误,我还以为自己捡到宝,欢天喜地买了100股观察。
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把这些计算出来的数据拿回历史K线图中去做检验,结果大相径庭。
发现中国神华过去十年的K线图压根不是周期性企业跌宕起伏的样子。而是呈现出平稳上升的状态。
从它的历史净利润也可以发现,这家企业的利润是逐年稳步提升的。
所以虽然它属于煤炭行业,但并不具备周期性行业的特征,也就不适用席勒市盈率估值,计算出的数据并不具备参考价值。
得出结论后,果断把它卖掉了。
总结,席勒市盈率估值法适合在实际应用中用来估算周期性行业的买点和卖点,计算出的数值需要再重新和个股历史数据进行比对,看是否能找到买点和卖点。
写完,我自己也终于搞明白了这套估值法的使用。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懂的朋友指正一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