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因素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但供需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是复杂的,尤其是在期货市场上,由于合约的设计和规则的设定存在诸多特殊性,会导致价格产生更为极端的变化。
商品供给端的减产与价格端的上涨幅度并不是对应成比例的,尤其是对于需求较为稳定的农产品,如白糖,苹果、粮油等,并不是说这种产品减产了百分之十,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价格就只上涨百分之十左右,事实上由于惜售和囤货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价格上涨远远超过百分之十。尤其在期货市场,其价格表现叠加投资者预期和情绪的因素,加之资金的炒作,多头与产业资本联合控盘会造成某些合约无货可交的逼空上涨行情,该阶段商品价格的涨幅会超出很多投资者的预期。因此,当某种商品出现刚需下的减产,尤其是定价权特别集中的商品,不要以为价格已经涨了很多而轻易做空,很容易受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绞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资本市场上没货别轻易做空的道理。
看看当下的大豆、棕榈、豆粕、菜粕等期货价格,减产没你想象的可怕,但期货市场的逼空行情犀利无比,使得一波又一波的空头灰飞烟灭。极端的时候,甚至出现商品价格较为不合理的倒挂现象,如国际市场上主流的三大油脂:豆油、棕榈油、菜油,原本最低廉的棕榈油很长一段时间价格超过豆油,近段时间价格竟然超过菜油,成为三大油脂中最贵的,同样,菜粕的价格也持续一段时间超过豆粕。这些较为不合理的价格行为,也导致了一些套利资金的严重亏损。
同样的,在需求较为稳定的情形下,商品供给端的增产与价格端的下跌幅度也不是用比例衡量的。当某商品供过于求时,会导致中间商进货意愿不强,下游消费端观望情绪较浓。厂家为回笼资金不得不低价出货,尤其是对于供给端比较分散的商品,由于生产方缺乏定价权,更容易导致商品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后期商品价格可能长期低于成本,最终使得行业重新洗牌。如果商品供给端越集中,生产方对商品的定价权掌握得越牢固,通常会采取通过联合减产等行为缩减供给,维持价格稳定甚至提升价格,尤其是支柱性的垄断产业,很难让其产品跌破成本线。
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的价格终究是有成本作为支撑的,其价格下跌的极限区间也是可以衡量的,但商品价格上涨的极限空间是无法衡量的。因此,在期货市场,做空的风险是不可预测的,其风险远大于做多,多逼空容易,但空逼多风险是比较大的。毕竟,期货价格只是现货价格的预期,最终都要期现回归,货在谁手里,谁更具有主动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