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国际油价再现跌势,国庆期间的强势表现已经消散,截至10月15日,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74.25美元/桶,较10月7日下跌8.25%,国庆期间的大部分涨幅已被回吐。节后国际油价为何持续走跌,后市又将作何表现呢?
1、国庆期间受地缘带来的潜在供应风险支撑,节后需求忧虑增强
事实上今年国际油价从7月底已经开启走弱趋势,从7月底至今,其实只有国庆期间的表现较为强势,其他时段均表现疲软。今年国庆期间价格上涨主要受地缘因素导致的潜在供应风险支撑,但节后中东局势缓和迹象愈发明显,同时需求端利空重回视野。
今年10月初以来国际油价的走势与4月份非常类似,都是月初因地缘事件导致的供应风险支撑价格,随后则因中东局势缓和而重拾跌势。4月和10月价格走势背后的暗线都是需求表现疲弱,市场对需求前景的信心一直缺失。从7月底到9月10日左右,布伦特原油期货重心从80美元/桶下移至70美元/桶,高达10美元/桶的跌幅其实并无重大利空事件影响,压力均来自需求端表现欠佳。
2、OPEC+减产周期尚未结束,但伊以冲突风险大幅减弱
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端依然呈现趋紧格局,OPEC+减产仍在推进,11月底之前政策不会有新的改变。目前来看俄罗斯和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均已出现明显下降,截至9月底OPEC+的总体减产执行率已升至82%,较8月稳步提升3个百分点。而不在OPEC+减产框架内的另一重要产油国美国,原油产量则趋稳运行,没有显著增长,近期一直维持在1320万桶/日附近运行。因此,在近期伊朗和以色列冲突风险大幅减弱的背景下,供应端缺乏新的推涨素材,对价格的支撑力度也出现明显削减。
3、疲弱现状改善缓慢,需求端压力仍是原油市场最大利空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原油前两大消费国,且中国又是亚洲炼油市场的代表,无论是美国还是亚洲,炼厂开工负荷今年普遍走低,且亚洲炼厂开工跌势更为明显。主要消费引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美国传统旺季也已经结束,市场对需求前景的忧虑情绪便不难理解。近日OPEC和IEA相继下调对未来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的预测,分别下调10万桶/日和4万桶/日。
综上所述,地缘因素影响逐渐淡化,国际油价已经回吐国庆期间的大部分涨幅,有再次跌回9月底水平的趋势,今年来看70美元仍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具有强支撑性,但国际油价已经再度跌至70-75美元/桶的低位区间,需求端压力不减的背景下,预计后市承压姿态还将延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