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每一年都会从全球进口大量的石油。以往我国进口的主要渠道是中东的各大产油国,但是随着中俄贸易的提升,我国也逐渐开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与此同时,有人宣称,俄罗斯同样是卖石油,卖给印度是35美元一桶,卖给中国却要74美元一桶,简直是花了冤枉钱。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事实上,俄罗斯此前一直主打和欧洲的石油贸易。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乌拉尔产油区距离欧洲最近,而且又能通过铺设在俄罗斯——乌克兰——欧洲和俄罗斯——土耳其——欧洲等地方的陆地管道,所以欧洲国家大多会采用来自这个地区的石油。
这里的石油含硫量高,提炼困难,因此俄罗斯定的单价很低,但是这却丝毫难不倒欧洲各国。
一方面,欧洲各国大多石油冶炼工业发达,他们只需要花费较小的代价就能把汽油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去,剩下的部分也能被二次加工利用到其他的行业中去。
另一方面,俄罗斯其他地区的石油,要么开采难度较大,导致石油价格较高,要么运输成本太贵,得不偿失。当欧洲关上一扇门,东方自然就打开了一扇窗。
俄罗斯和中国陆地相连,国内有数条直通中国的石油管道。除去产油地的油品质量以及中国管道的目的地距离,做生意其实就像拧水龙头那么容易。
我们国家主要选择来自东西伯利亚的ESPO混合原油,这些原油经由俄罗斯的斯沃克洛季诺抵达我国的漠河地区,然后由漠河再运往大庆进行冶炼。
这样的石油,俄罗斯对中国报价是74美元/桶,听起来这似乎和国际油价相差无几。然而当大家得知俄罗斯对印度的报价仅仅只有35美元/桶的时候,很多人都惊呆了。
印度号称在苏联时代就跟俄罗斯建立了盟友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我们眼中却总是时时透出一股异样的感觉。
我们国家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以市场价格甚至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俄罗斯购买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专利。
但印度总是变着花样去占俄罗斯的便宜,当然,俄罗斯也有自己的计算。为了维护自己在印度洋的利益,他们甚至会采取买航母送飞机的优惠活动。
印度本来就经济不算发达,能够买下俄罗斯的航母就已经穷的揭不开锅,根本没钱再去购买俄罗斯的舰载机。
俄罗斯主动提出送飞机,对印度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处。但是印度买的是俄罗斯二手航母,性能一般,问题严重,需要定期检修,而数十架飞机的维护他们也没有能力。
最后俄罗斯借着高昂的维护费,把前期的投入全部赚了回来,甚至比正常价位更高。
而且,俄罗斯给印度35美元/桶的石油,和中国从ESOP获取的石油不同,它们原本是要卖给欧洲国家的乌拉尔石油。
欧洲国家距离乌拉尔较近,具有地理优势,而且国内的提炼技术较高,这些石油能够被应用到比较广泛的方向上去。
但由于俄乌战争,俄罗斯只能和印度合作。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合同。
不过,35美元仅仅是离岸的价格。印度和俄罗斯没有接壤,两者之间也缺乏第三方的管道,所以印度想要获得乌拉尔地区的石油,必须通过通过漫长的海上运输。
这样他们就不得不考虑漫长的海上运输线所产生的日常消耗(运费+保险+船员的费用)。
因为海上运输效率低,费用贵,所以等石油到了印度的接收港口之后,上岸价位基本上也就翻了一倍,达到了73.5美元,和中国购买的石油价格相差无几了。
此外,印度的石油冶炼技术也非常落后,不但无法跟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就连中国也把它甩的远远的。
在这样的技术下,石油冶炼的损耗很大,真正能提炼出的工业原料和汽油却微乎其微。
而且石油冶炼所产生的的废气飘散在城市的上空,无形中又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当石油中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飘散在空气当中的时候,随时会在雨水的化学反应下形成“酸雨”来腐蚀这个国家。到那时,印度不得不继续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
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该明白一个道理:贪小便宜吃大亏,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