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形态赤脚底(股票技术形态之“赤脚底)

炒股其实是一种投资的艺术,个股上涨下跌会有多种形态组合而成,那么大家认识股市中有多少形态是大家认识而且能实际运用得上的呢?那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K线形态之“赤脚底”形态给大家学习,以及它的实战案例讲解。

 

一、K线形态之“赤脚底”形态

 

赤脚底是怎么形成的:

 

1.庄家往往在下跌后期有一个加速赶底的动作,快速跌到底部后就形成了脚跟,因为快速下跌后有反弹,反弹到中长期均线(在此处一般指的是60日均价线)处必然遇阻回落

 

之后股价在中长期均线的压制下逐步走低,此时的中长期均价线就像脚背,股价的回落能够不创新低,最后股价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如果曾有庄家在足部区间建仓的话,此时往往会放量突破各种均线(从脚趾上飚起)而走出一段上扬行情。

 

2.足底部运行时,日线、周线的中期摆动指标 MACD、 RSI、KDJ 往往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底背离态势,揭示下跌力道的衰竭。

 

3.连续暴跌后,低位股价本身已具备吸引购买欲望的低价魅力,而急跌、反弹与缓跌的筑底期必然会有一定的多空对垒过程,这蕴含了被套主力做空补仓或增量资金进场,此时的区间成交量的大小,往往是决定个股反弹高度和一波行情能走多远的关键所在。

 

末跌段主力不惜成本打压吸筹与散户忍不住末跌的恐慌的氛围越明显,说明清洗浮筹越成功,中期反弹力度也越大。股价突破足趾反弹的高度,往往与最近的连续上涨的高度一致。

 

4.“赤脚底”往往在下跌结束时出现,其启动期往往有渐进升温加热的过程,看盘老道的投资者提供了从容建仓抄底的良机。

 

二、K线形态之“赤脚底”形态的实战案例

 

实战案例(仅供参考):

 

自 2008 年 7 月份 20 元高点跌至 2008 年 11 月 6 元一线后反弹 9 元,又随大盘回落,股价第二轮再度加速下跌至 2009 年 1 月的 7 元脚趾附近。这样就形成了“赤脚底”形态。随 后在7元脚趾处放量加速上扬,黑马奔腾而起,一发而不可收。

 

实战案例(仅供参考):

 

该股在2006年12月份的走势形态我们能够看出,该股出现了十分典型的足形底形态,不只是有价格的股票均线,同时成交量也在放量,这是典型的走势形态,此时投资者可以进行介入,坐等黑马股出现上涨。

 

一个完整的赤脚图形就是庄家完整的建仓过程,但又因为它是庄股启动之前的征兆,所以就被称戏为“赤脚大仙”。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若遇到“赤脚大仙”的情况的时候,会担心买入过早,赤脚大仙就会睡上一觉,买入过晚的话,就会怕赤脚大仙飞走。所以最合适的买入位置就是在股价放量突破年线到前头部之间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