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高涨的时候,股市似乎就会充满反转的惊喜”,随着美国CPI同比增长8.2%,这已是美国今年的第8次“爆表”。
高通货膨胀带给普通民众生活负担日益沉重,但在11月的第二周美股市场上却又迎来戏剧性反转。
导语:美股市场大反转。
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下跌到500点左右,纳斯达克指数也跟着下跌了200点左右,但随后就迎来反弹,先是“反转”300点左右,又持续震荡,整个市场有强烈的抑郁情绪在,但接下来又迎来强烈反弹。
在整个反弹的过程中,标普500指数在这一天的涨幅更是达到5.5%,而这一波反弹过后,标普500的52周涨幅提升到-5%左右。
道琼斯指数的涨幅则达到了3.2%,这不禁让人惊诧:是什么能让美股市场的情绪瞬间扭转?
美股市场上演着“过山车”,而美国通货膨胀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这一现象之间的矛盾是否说明美国股市中透显出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们难免要思考,这一现象又将给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这又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的通货膨胀根源似乎可以追溯到新冠疫情,然而一拨又一拨的冲击如同海浪一般持续冲击着美国经济。
美国的物价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般直线飙升至高点。
这其中,能源价格的上涨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美国国内的住房租金和食品等消费者支出也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
居民的生活成本急剧攀升,而美国的普通消费者们大多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
根据美联储做出的调查显示,由于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生活困难,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已经高达三分之二。
而CPI也已被计算得出同比增长8.2%,甚至连核心CPI都在不断的上涨。
其中食品类同比增长13.0%,能源同比增长19.7%,居住类同比增长6.6%。
人们难免要思考,美联储的每一步加息决策又将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
而美国通货膨胀和美联储加息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美国的通货膨胀始终高企不下,甚至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直线飙升。
在粮食和燃料等物资的价格方面同比增幅更是占据美国通货膨胀的很大一部分。
而美国的独立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消耗水平的上涨。
但美联储一直在暗示,未来将继续进行比之前预想的更大幅度的加息。
在10月份通货膨胀数据发布之前,美国的利率已经来到了“顶峰”。
试问,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又会怎样影响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美国通货膨胀与股市反转。
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了一系列逐渐升息的计划。
在2022年3月份,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随后在5月份再次加息50个基点。
在经历了一轮轮加息之后,已经来到了75个基点的幅度。
在之后的一系列加息中,通货膨胀也迎来了“拐点”,但美国股市却没有跟着大涨起来。
这当中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涨跌反转。
人们难免要思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反转力量。
但在CPI披露之前,市场中充满了做空的状态。
在通货膨胀高企的情况下,全球各国的央行纷纷做出了加息的决策,但这也使得经济增长的空间受限,给企业的运营和融资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每轮加息之后,市场都充满了恐慌情绪,但美股市场却并没有跟随着大跌。
而在11月之前的这场反转,情绪似乎在经过一轮恐慌之后,已经逐渐平复,市场中已经没有人抱有希望了。
这也似乎成了“底部”的信号,当市场中处于极度的悲观情绪中,市场上就会出现反转。
这种现象在股票市场中被称作“巴菲特的忠告”,也就是“贪婪和恐惧交替”,当过度的贪婪会产生泡沫的时候,市场中的恐惧也会逐渐减弱。
而且在加息的过程中,往往会停止一段时间,并且高利率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高位,这就会使得经济逐渐恢复正常。
但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通货膨胀的生计压力也将迫使美国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
根据社交平台的数据也显示,用户在购物时会更加地注重价格;而在餐饮方面也会选择价格上较低的档次;在旅行方面也会选择更近的目的地;而在社交方面,同样也会选择免费的活动。
不难看出,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采取节俭的措施。
而这种趋势的数据也反映在需求上:超市的扫地机器人、缝纫机和汽车的销量等方面。
时至今日,各大公司的电子产品仍然处于断货状态,但根据数据却显示,消费者却并不愿意为此掏钱,而是会选择自己做菜。
那么,未来美国的通货膨胀在底部反转之后又会迎来怎样的变化呢?
当未来美联储停止加息,通货膨胀持续下降,美股市场或许会迎来一波强势涨潮,而这一波强势融资潮或许又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风险。
全球经济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通病”存在。
全球的央行普遍都在加息。
虽然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但各国的央行还需要为经济的复苏留有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表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协调起来。
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不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还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这样才能在经济上能够形成合力。
而这种支撑也给全球范围内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都面临困难,融资成本上升,运营成本也逐渐上升。
各国的通货膨胀均呈现出上升状态:在日本,CPI同比增长3.0%;在英国,CPI同比增长10.1%;在欧元区,CPI同比增长10.7%。
可以看出各国的通货膨胀均已破10%的关卡。
而在我国的CPI同比增长3.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经济韧性依然非常强。
而且在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对策上,国家还在通过更多的手段稳定经济。
就像是国家在11月1日发布的支持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政策。
这其中包括了扩大有效需求,保持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稳定住房消费等一系列的措施。
同时还要做好落地实施的工作和地方的债务管理工作等。
国家也会通过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持经济的稳定性。
高通货膨胀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美国为了应对高通货膨胀的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等一系列的举措都在影响着全球的经济。
震荡市场的调整。
美国的股市市场经历上涨又回落,震荡不已。
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客观上也导致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
高通货膨胀和加息搅动着金融市场。
而美股市场的震荡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的资本流动,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宗商品的市场。
这些反映也说明,继续在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进行加息操作,可能会加大经济衰退的风险。
在CPI指数公布之前,如果通货膨胀得到改善,这将影响到美联储在未来加息的速度和幅度,有利于市场稳定。
但不管如何,市场上始终会存在供求关系的变化,这将使得经济面临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反响。
毕竟大宗商品最根本的逻辑就是供求关系。
原油价格走强也显示美国高通胀的现象依旧存在,这些反映也显示出美国依旧处于通货膨胀的周期。
大宗商品市场对经济预判往往更为精准。
当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各国的经济。
各国需要在这些不确定性之中找到自身出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经济韧性非常强,未来面对不确定性,需要灵活应对。
结语
美国的高通货膨胀周期之下,股市也在涨跌不定。
而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的经济,甚至国内经济。
在货币政策逐渐收紧的背景下,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
国家还是要将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稳中求进,才能求得长久发展和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