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指数期权(中国股指期权的前身和后世)

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齐聚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一系列重磅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市场信心回暖。其中央行宣布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针对非银机构的互换便利,可以有力提升股票市场流动性,增强股市活跃资金,对股市的影响最为明显。而股市当天下午确实也应声反弹,拉开了一轮史无前例的多头行情。当天表现最引人注目的是股指期权上证50ETF9月平值期权,正当结算日前一天,拉出“末日轮”239倍的理论涨幅,也是2019年末境内股指期权公开市场设立以来的最大日内理论涨幅。

一、股指期权为何物

百度百科描述股指期权亦作指数期权(英语为:stock index option),股票指数期权是在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基础上产生的。期权购买者付给期权的出售方一笔期权费,以取得在未来某个时间或该时间之前,以某种价格水平,即股指水平买进或卖出某种股票指数合约的选择权。第一份普通股指期权合约于1983年3月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出现。该期权的标的物是标准·普尔100种股票指数。随后,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迅速引进了指数期权交易。指数期权以普通股股价指数作为标的,其价值决定于作为标的的股价指数的价值及其变化。是以股票指数为行权品种的期权合约。(中金所期货期权学院 (e-cffex.com.cn)有非常详细的学习视频可供各位参考)

期权和期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交易对象不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合约所规定的证券;而期权交易的对象是买卖证券的权利,不是证券或合约本身。(2)交易方式不同。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交易,交易者只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期权交易是现金合约,成交时全额交付期权费。(3)履约方式不同。期货交易一般是通过对冲或平仓方式了结合约,实物交割比例低,且可以现金交割;期权交易的履约是买进或卖出一定证券或期货合约,也可放弃或转让履约权。(4)保障责任制度不同。期货交易要求交易双方都按规定缴纳保证金,并根据价格波动追加保证金;期权交易只要求期权卖出者缴纳保证金,期权购买者不需要缴纳保证金。(5)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期货交易权利和义务相同;期权交易的购买者拥有的是买卖证券的权利,卖出者是卖出或买进义务。(6)交易双方的风险与收益不同。期货交易双方获得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一样,机会均等;期权交易中购买者仅承担有限的风险,最大限度的风险是损失期权费,但对于期权卖出者承担的风险是无限的,收益是期权费。

举例而言,9月24日,股票市场各方面利好频频显出端倪,但基于此前近三年时间除了银行、传统能源、信息科技等极少数板块股票,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持仓市值较高峰至少跌去50%而且不再敢轻易大规模补仓。这时候可以动用少量资金投入到股指期权,通过购买看涨期权来锁定未来可能的上涨收益。当时的上证50ETF9月到期平值期权市价只有0.002元,购买一张期权(1万份)理论价格只要20元,单边当日最大购买量2000张,最大持仓量为400张(交易所限仓并限制单笔100张的交易数量,各代理交易机构软件可以实现分笔每笔100张的报价模式)。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期权的杠杆效应,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持仓400张最低购买成本8000元)参与市场波动,获取潜在的高收益(按当日最大理论涨幅239倍可以获利超过20万元,如果当日没有实现上涨,最大亏损即8000元)。如果同时买入开仓上证指数期货IHL9,理论价值一手约68万元(一个点300元*2260点),需缴纳保证金6.8万元,收盘平仓获利100个点即3万元(如不能实现上涨目标,下跌一个点即300元)。投资收益与期权比较天地之别,面对风险也不可同日而语。

二、中国期权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期权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初期,期权交易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以利率期权为主。2005年,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首个股票期权产品,标志着中国期权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是中国证监会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唯一一任主席)。2015年,上海证交所推出了首个场内股指期权,进一步丰富了期权市场的产品线。2019年新成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股票指数和基于宽基ETF的股指期权,其后各交易所依据自身特点又分别推出相应的商品期权及国债期权等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和交易技术的进步,中国期权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交易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市场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期权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7月,中国上市期权品种已达54个,包括3个股指期权、9个ETF期权以及42个商品期货期权,全面覆盖权益和商品板块。2023年全年我国场内期权市场总成交额达9403亿元,而截至2024年7月19日,2024年的累计成交额已达6460亿元,同比增长约39.4%。期权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选择。在成交额方面,中证1000股指期权成为成交额占比最大的品种,日均成交额高达10.4亿元,显示出市场对股指期权品种的强烈关注。

中国期权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做市商。个人投资者虽然数量众多,但其专业知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主要参与投机交易和增强收益类交易。机构投资者,如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则利用期权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其在市场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做市商通过提供流动性,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机构投资者也将期权作为金融工具丰富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如近三年的高频交易和雪球产品,多数都以(股指)期权作为主要工具。

在交易目的上,保险、增强收益、套利和方向性交易四类交易行为占比分别为8.72%、57.79%、18.20%和15.29%,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偏好增强收益和套利交易,而个人投资者以增强收益和方向性交易为主。

中国期权市场的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法规,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同时,监管部门也积极推动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为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股指期权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

中国期权市场的投资前景广阔。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投资者群体的多元化,市场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技术创新如交易平台电子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期权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投资渠道。而期权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强,参与成本低,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随着市场参与者结构的不断优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期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三年来,大A不断下行,偶尔上涨的股票行业离散率极高,市场游资疯狂炒作,毫无价值投资的理念和规律(好在监管部门大力打击之下,游资很难善始善终)。在投资策略上,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股指期权的市场趋势和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期权产品进行投资,利用期权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投资收益。此外,期权交易还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价格发现效率,使得市场价格更能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预期。

期权类型

主要功能

市场影响

看涨期权

锁定购买价格,对冲价格上涨风险

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价格发现效率

看跌期权

保护现有持仓,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稳定市场波动

总体来看,中国期权市场的发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同时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完善。随着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创新,期权交易将继续在风险管理和市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末提示:8-9月我发的两篇文章准确预测了底部的真正来临。恰巧通过WIND我将8月末和9月末市场概况数据表导出,两者市值相差16万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