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主力成本怎么看(主力成本分析法)

庄家坐庄就像做生意,也有投资成本。他们的持仓成本,往往就在建仓所引发的活跃成交量之中。因此,要推算他们的持仓成本,就需要找出活跃的成交量或密集成交区并确认为做多量能后,采取一个折中方法,根据股价在密集成交区时的最低价与最高价的平均值,折中下来就是主力每股的持仓成本。每股的成本再乘以流通盘数的20%~30%,就是庄家的具体成本数额。如果庄家高度控盘该股,相当于买入筹码较多,持有流通盘数的比例会有所提高,具体成本数额也会增加;如果控盘力度差,那么持有流通盘数的比例就会降低,相应地持有的成本数额也会偏少。对于庄家持有多少股票或投入多少资本,这个不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话题,重要的是他们持有每股的成本是多少,这才是中小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的。

为什么要研究庄家的持仓成本?

庄家是资本大鳄,是股价变化的领头羊。他们在拉升股价后严重脱离持仓成本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获利了结念头,并通过实际行动在盘面表现出来,这就是出货。出货意味着股价要结束上涨,回调整理。但是只要股价离庄家的持仓成本不大,那么他们还会继续拉升,把股价运作下去,此时跟进也就十分稳妥。所以有必要了解庄家的持仓成本。

具体怎样才能发现庄家的持仓成本?这还要从量价中找答案。

第一,找出个股的活跃或密集成交区,再看放量后朝哪走,怎样走。

个股放量后稳步上涨,或轻松创新高,则密集成交区的量能为做多量能,也就是庄家建仓所为,那么他们的持仓成本往往接近那一带区域。

第二,查看个股的控盘程度。

有的个股密集成交区不明显,在作波段上涨的过程中又有活跃成交量放出,这时就要看股价的控盘程度:股价控盘程度较好,说明庄家早已收集到足够多应对局势的筹码,此时就以最活跃的那段股价来推算庄家的成本;控盘程度不佳但又逐浪或震荡盘升,那么庄家的持仓成本会有所提高。

然而有的庄家采取温和式建仓时的个股控盘程度还是比较好的,K线呈温和上涨或稳步上涨之状。这时要判断庄家的成本就看个股有无从稳步上涨或盘升的状态突然放量大涨。个股放量大涨,说明庄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筹码,有“炒一把”派发筹码的打算,那么在此之前的那些量价都可参考为庄家的持仓成本。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例来分析庄家的建仓成本。

实例1 图7-1所示是高能环境(603588)周K线图。

 

图7-1 高能环境(603588)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7月24日的周线图

该股的庄家持仓成本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找出最大密集成交区在哪儿;第二,观察个股在密集成交区之后是不是稳步上涨。该股的密集成交区比较明显,是在A至B段。那么在放量之后的股价控盘力度如何?可观察C至D段,C至D段的股价阳线极多稳步上涨,足以证明庄家早已收集到足够的筹码,进入控盘状态中,A至B段的成交量为做多量能无疑。了解了该股量能的性质之后,再看看最先放量的那天股价是什么价位。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先放量的股价为35元,最后且最高点放大量为49元,那么折中下来就是42元。因此该股的庄家持仓成本为每股42元左右。

还有什么能够证明A至B段是庄家的持仓成本吗?

有。我们再接着分析股价,股价经过D点后快速上涨至E点,此时的该股暴涨了好几倍,庄家到此已有很大的赚头,落袋为安是他们的主要想法,但是他们能在E点顺利出局吗?肯定没有。为什么?第一看成交量,E点前的成交量极其稀少;第二看K线,E点前的K线十分温和,控盘力度极好,没有搏斗迹象。虽然E高点出现一根螺旋桨线,有搏斗痕迹,但是成交量稀少,换手不充分,说明庄家有出货的意愿而且进入了战斗状态中,却无法成功出局。

我们再看该股股价,从E点下跌到F点后遇到支撑而反弹。大家要留意反弹这段股价,为什么能在F点遇到支撑而反弹?很简单,是庄家护盘的结果,因为那里是他们的持仓成本。原来该股主力在A至B段建仓之后,炒至E点也没能出局,以至于股价跌到他们的持仓成本位置,坐了一回过山车,肯定不好受,不想办法护盘还有什么办法?假如该股庄家已在E高点顺利出局,股价恐怕还不知会跌到什么时候,F点也不可能获得支撑而反弹了。

实例2 图7-2所示是深深房(000029)的周K线图。

 

图7-2 深深房A(000029)2014年1月30日至2016年1月8日的周线图

该股庄家持仓成本大概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了解该股的来龙去脉。首先该股在2014年3月左右即A处有两周活跃的成交量,那么这些量能的性质如何,是否为庄家购买所形成的量?对此我们需要看个股放量后朝哪儿走,怎样走。该股自A点后回调下跌,似乎是做多动力不足,但是下跌幅度不大,股价并未从此走熊,而是见底回升,继续上涨,这是确认多头力量获胜的依据。

个股放量后向上走,初步判断多头占有优势,但是还要看股价怎样走。假如个股放量后朝上走,但却上涨乏力,遇到很大的抵抗,说明这些密集成交量做多动力不足,还存在庄家未能扫清障碍的情况,就不能算是庄家建仓成本区。只有个股以较少的量,稳步轻松突破密集成交区,这个密集成交区才是庄家建仓所形成的。该股在9月即B点突破A点的密集成交区时的走势状态正是如此,B点虽然放出较大的成交量,但股价稳步上涨,可以确认A点的成交区有庄家在活动。

再看B至C点的股价,虽然类似圆顶之状,但K线却非常温和稳健,而成交量也呈小幅活跃之状,代表着多头正在不慌不忙地吸收筹码,又可作为庄家的建仓成本区。

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证明,请看D点股价。D点股价放量上涨,说明庄家有备而来,早已收集到足够多应对局势的筹码,这是拉升阶段。拉升,意味着庄家已经建仓完毕,进入了准备出货的状态之中。所以A点到C点的股价,都可视为庄家的建仓成本区。我们从2014年3月即A点放量那天最低价3元多算起,至2015年1月即C点6元左右的价格,折中下来就是5元左右,因此每股5元就是庄家的持仓成本。

有的朋友问:D至E段个股有密集成交量释放出来,这段价格算不算是庄家的成本?不算。这个阶段是庄家炒作派发筹码形成的密集成交区,只能说是中小投资者接盘后的成本。退一步说,即使庄家在拉升的同时派发不顺利,不经意吃进筹码,那他们的成本也不会提高太多,因为庄家并非在那段时间才开始买进筹码的。所以不能看到有密集成交量,就认定是庄家的建仓成本区。F点后的股价伴随大成交量剧烈震荡,庄家出货痕迹明显,也是这个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