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为啥上市公司的长期盈利是增长的,会不会出现不增长的情况呢?
最近A股低迷的原因
最近这一年多,困扰A股在熊市底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美股处于加息周期
最近两年,美股大幅、密集加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抑制高通货膨胀。
经过大幅加息后,美股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抑制,截至2023年11月初,已经降低到3%上下。
美联储这一轮的加息周期也到了尾声。
这个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
(2)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停滞
从中证全指的归母净利润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至今,A股整体上市公司盈利几乎没怎么增长。
这也是影响市场低迷的一个原因。
盈利增长是股市上涨的发动机。
市场要长期上涨,还是需要发动机转起来。
盈利长期上涨,是市场向上的动力
上市公司的盈利并不是均匀上涨的,有的年份增长得快,有的年份增长得慢。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开个饭店、开个洗车店加油站,生意也会有波动。
不过,拉长时间来看,上市公司是长期盈利的,这是股票市场长期向上的主要动力。
上市公司盈利会长期增长,主要有两种解释:
• 解释一:通货膨胀论;
• 解释二:生产效率的提高。
解释一:通货膨胀论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上流通的钱越来越多,物价普遍上涨。
比如在几十年前,很多餐馆都打着标语“一元吃饱,两元吃好”的旗号,一元钱、两元钱就能吃饱喝足。
然而现在一个包子都要几元钱了。
想要吃饱喝足,人均可能就得几十元。想要吃好一点,人均可能就得上百元了。
那未来呢?
可能再过上几十年,普普通通的一顿饭说不定就需要花费几百元了。
我们可以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
CPI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用一揽子居民经常消费的268类基础消费品的价格,来衡量物价的整体走势。
而这些消费品,很大部分就是上市公司提供的。
换句话说,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抵抗通货膨胀。
如下图中,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的平均值,是比CPI也就是通货膨胀的同比增长速度平均值更高。
从过去十几年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盈利增长是可以跑赢CPI的,最终带动股市长期上涨。
解释二:生产效率的提高
科技创新、城市化、全球化都会带动人类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盈利长期上涨。
(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带动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核心因素。
之前也有数据表明:科技创新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带来了超过80%的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渐进性创新,是一些小的优化和进步。
例如每一代智能手机之间的技术进步。
这些细微的进步和创新日积月累,最终形成第二种创新。
第二种是破坏性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颠覆原有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说,在90年代的时候普及了互联网。到了2010年前后的时候,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
这种十几年一遇的科技创新的普及,会带动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对于单个科技公司来说,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很好的机会。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单个科技公司不一定能撑到赚钱的时候。
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科技进步是可以提高生产力的。
(2)城市化
城市化也可以推动人均生产效率的提高。
之前也有经济学的统计。
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的人,比生活在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地区的人,生产效率大约提高50%。
过去几十年,咱们国内的城市化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环京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几个城市群。
这些区域是人口净流入的区域,无论是就业、学习、还是当地的资产增值等,机会都会比一般的地区要多一些,也会带动人均产能的提高。
不过,从上图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城市化已经达到了60%上下,跟美国、欧洲、日本等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之后,国内城市化的进程还会继续,一些大的城市群仍然会吸引很多优秀人才,带动这些地区的人均产能提高。
不过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也会逐渐地变小。
(3)全球化
主要是指全球化的分工和协作。
各个国家可以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输出给其他国家,彼此互通,共同受益。
不过最近几年,因为口罩因素、地区冲突等,全球化的趋势放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
总结
我们不用太担心市场短期的低迷。
长期来看,A股上市公司盈利是上涨的,这是市场向上的主要动力。
上市公司盈利长期上涨有两种解释:通货膨胀论、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当前市场比较低迷的阶段,我们可以积累优质且便宜的股票资产,耐心等待上涨阶段的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