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卖完股票盈利变少了(利润都是“捂”出来的)

如果是熊市,做短线是明智的选择,如果是牛市,做短线是很笨的选择。

在牛市投资股票,利润都是“捂”出来的,一定不是炒作。

炒作的“炒”字,是火字旁+少,意思就是把钱放在火上烤,钱会越来越少。

所以,买卖股票,如果搞不清炒作和投资的区别,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太美丽。

投资是有逻辑的,有策略的,而炒作,太关注短期的利润,往往是有赌博心理,最终会因为一次错误的操作,导致前功尽弃。

 

“捂”利润不是长线投资者的专属

市场上的投资者也分很多流派,长线投资者,短线投资者,不管是哪一类,在我眼里,想要在A股不亏钱,做波段比较合适,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都是波段投资的演变。

不管是龙头战法,还是主升浪,甚至题材炒作,都要拿得住,才能赚钱,如果当天买入,隔天卖出,也很难获得丰厚的利润。那些频繁操作的,虽然也能获利,却很难成为合格的投资者。

好的股票,我们一定要“捂”住,也就是要拿得住,这个和长线和短线无关,一个周期结束,才会卖出,否则就坚决不动。

如果是短期题材,比如次新股,年报预增等,这些题材,可能两三天就结束了。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要强行上车,很容易高位被套。

我们说的拿住,一般指的是主线题材,比如一带一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这些题材往往有大周期,一旦发酵起来,有的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比如新能源汽车,刚出来的时候,只是一个概念,市场上根本没有新能源汽车,一家做电动车电池的股票一路涨停。这样的炒作只是发酵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朦胧的,很多人还看不懂,炒作的往往只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阶段,市场上已经出现新能源汽车了,这个阶段炒作的往往是上游原材料,所以,当概念周期炒作结束后,我们要关注上游原材料,根据我们的趋势交易体系,寻找相关题材。

第三个阶段,就是满大街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时候,这个阶段,往往龙头企业更吃香,在低估阶段买入,拿住不动,等大周期结束,在卖出也不迟。

这几个阶段不会改变,只要根据这样的周期规律去寻找题材,往往会有不一定的结果,但是题材一旦被炒作,一定要拿得住,跟进龙头,可以直接买龙头股,也可以买中军辅助的个股。如果是做可转债,买相对应的可转债即可。

杰西-利佛莫尔说过:我的观点从来没让我赚钱,总是坐着不动让我赚钱。

 

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捂”利润思维,这种思维在牛市里更为重要。

我刚开始接触这段话的时候,以为就是价值投资,长期拿着不动。经过了几年实践才发现,所谓拿着不动,大前提是周期没结束,如果周期结束了,就应该果断离场。

切记:不要总想着买在最低,也不要总想着卖在最高。这对任何投资者,都是很有帮助的一句话。

“捂”利润不等于长期持有

一说到拿着不动,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长期持有。

巴菲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只股票你不能拿十年,最好一分钟也不要持有

刚开始接触投资,大部分投资者都听过过这句话,但只听了这样一句话,却不熟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成熟型企业,成长性不高,但是企业是龙头企业。这一类企业收益很稳定,企业护城河很宽。

还有一个特点, 巴菲特投资的企业,一般不包括高科技、互联网等行业,他投资的一般是消费性企业。

如果是一家消费型的龙头企业,买入后长期持有,每年关注企业年报,只要财务不出问题,盈利就不是问题。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巴菲特有源源不断的加仓现金,这些都是普通投资者不具备的,所以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抛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我们的“捂”利润一定不是长期持有,而是根据题材周期来拿着,周期不结束,就不要轻易卖出去,一旦卖出去,往往就会出现卖飞了的结果。除了后悔,还有自责。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赚大钱

好的股票,前提是要有好的市场,好的题材,这样“捂”着才有意义。

这就像是行军打仗,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取得真正意义的胜利,而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

不建议每天盯盘炒作,炒来炒去的,很容易让人变得鼠目寸光。

看过武侠片的朋友肯定熟悉,就算是电视中的强盗,他们是靠抢劫为生,他们也不是每天都出来打劫,也需要休息调整,然后择机出动。如果每天都出来拦路,吃牢饭就越来越快。

投资也是如此,勇敢和冒险,不仅仅体现在本金和仓位,还要关注时间和节点。需要关注市场的行情和题材动态,这样才能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结果。

投资股票和人的情感差不多,要有人情味,不要每天交新朋友,更不能做墙头草,频繁更换手里的标的,可能结局并不好。

市场好的时候,抓紧时间干活,市场不好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学习调整。这样才能张弛有度,最终有一个好的结局。

 

写在最后

股价不是基本面的反应,而是想象力的反应。很多看不懂的,很朦胧的题材,反而涨的很猛。而那些看得懂的,虽然业绩很不错,股价不一定会有好的表现。

股市是个极端主义者,不是涨的太多,就是跌的太多,他很少按照学院派的常理出牌。这就是很多专家总是看不懂股市的原因。因为股市并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股价不是基本面的反应,是对未来憧憬的反应。一旦题材、风口来了,就由不得基本面了,市场会自己表演,一直到周期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