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吧,先汇报下我们的成绩单:
2021年下辖管理共计5个股票账户综合年化收益率为54.20%,个人比较满意。
归因分析下:选股配置收益大概占据25%,杠杆收益大概占据15%,还有大概不到15%的交易价差收益。
如上图所示,看盈利收益曲线图就知道这是标准的老张风格:
2021年收益走势图
第一季度坚持估值底线没有上车核心资产,躲过泡沫破裂后的下跌风险,同时持仓里的低估值制造业跟周期股比较坚挺,贡献一波收益;
第二季度核心资产下杀完毕,市场陆续反弹,而主战场在创业板里芯片为代表的成长股开始表现,同时地产跟钢铁周期同时迈入低谷期,尤其是地产仓位较重,在6月金地10元位加仓,用的止盈久立、明泰的钱,损失比较惨重;
第三季度地产继续恶化,总资产一度亏损,也调配了场外资金入场继续抄底,运气较好买到了8元大底。随后否极泰来,金地反弹30%,宝钢翻倍,收益迎来了年中的小高潮;
第四季度前期处于震荡行情,重仓地产及钢铁未能完全逃顶,一度回撤严重,尤其金地遭遇80亿股东减持,场面很惨,包括给未来配置的小票因为四季度的题材跟新能源风格吸血产生了浮亏;这期间抓住减持形成的10-12元波动,引入融资交易做波段贡献了不少收益、然后12月市场风格开始变化,金地创出年内新高,前期布局未来的股票大反弹,净值也在年底创出新高。
整整一年的交易中,持仓里挣的最多的是地产,亏的最多也是地产,盈亏同源吧。好在恪守了价值投资者的本分,亏损控制的比较小,无伤大雅。如上图所示,左图为盈利前八,右图为亏损前八。这些股票相信一直听老张直播的人都耳熟能详吧,这基本上都是公开透明的,特别是金地集团,已经足足陪伴了我们16个月之久。
这一年的交易里,我最大的感触还是那句话: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上半年地产的巨亏让我们不断的学习地产相关的认知,最终能在土拍流拍、730会议上第一时间感受到基本面的转暖,从而抓住宝贵的反弹窗口,收获利润。当然还有一系列的错误,例如在地产认知的过度自信,让我们在新城控股的盈利变成亏损、金地商置亦是如此;投机心理+认知自信让我们过早的抄底三钢闽光,产生了今年最大的一笔亏损。还有对家具的认知不足,遭遇利空袭击后反应不足;错误的宏观趋势错判导致银行配置失败以及对于医药板块避险的过度乐观等等。总体来说,重仓的都是功课做到位认知较深的股票都取得了理想的收益;轻仓亏损的大多都是认知不到位好在用仓位限制住了亏损。
回想17年正式确立价值投资理念,年中从机构辞职正式职业投资以来,已经四年有余。净资产收益率共录得317.94%,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只有22.58%;账户复合年化收益约42%,比10年10倍目标里的复合年化收益27.1%要好上一些,净值曲线也保持了一个45度斜向上较完美的匀速复利向上趋势。
较好的收益主要源自18年价投买大蓝筹躲过一劫,19-20-21都是指数不断上升的做多行情,收益自然也能做起来。
2018-2022年4年股票收益图
2021年股票市场总结:
2021年的股票市场是疯狂又割裂的。全年上证指数涨幅4.8%,创业板指数12.02%,中证1000指数20.52%,沪深300为-5.2%。两市中位数去掉483只新股后大约是+4.5%;北上资金净买入4300亿;两市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日均换手率超1%。
板块涨幅前三的是: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煤炭;涨幅跌幅前三的是:家用电器、非银金融房地产。
为什么说今年的市场疯狂呢?上证指数历史首次三连阳,各大指数多数收红,涨跌中位数4.5%。普通的投资者只要别瞎折腾,都能取得正收益,是难得的做多窗口。为什么又割裂呢?今年A股全年的结构性行情远比去年疯狂。尤其是去年被核心资产吸血的小市值股票今年涨幅非常好,平均涨幅超20%,而那些代表核心资产的沪深300及上证50指数却以负收益排行垫底。
这充分说明了股票投资中风水轮流转的客观规律,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所以在股票上涨中不要盲目自信,在股票下跌时也不要过度悲观,一切自有客观规律作为调节。
再翻看今年公募机构收益率排前20名的名单;去年霸榜的坤坤、葛兰之类的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都是一群规模100亿,甚至市值不足100亿的中小公募。这也是今年行情割裂的特点所决定:正统的大规模基金收益都很一般,甚至还有亏损的。而善于变通的中小基金要能勇于追涨把握好主题投资机会,往往能产生不错的收益。
放在具体的收益率上,今年价值风格的收益很难跑赢中位数,风险偏好较高的交易风格迎来大年,收益轻松跑赢指数。再叠加今年的上证指数跟创业板指数都是典型的震荡走势,非常适合高抛低吸的交易行为。不过这也是对去年价值风格的极端修正,那么2022年会不会对这种高风险偏好的小票交易风格进行修正呢?我想大概率会的!
所以今年收益多少才算合格呢?我的看法是跑赢5%的中位数即可,毕竟今年的收益比较分化,兼顾配置跟交易这个收益率算及格。目前机构的平均收益也就在10%-15%。不过不管今年是低收益还是高收益,不要悲观也不要骄傲,结构化行情导致结构化收益,后边的市场自然会修复这种结构化的。
至于配置型打法好还是交易型打法好?这个没有具体的答案。比如单边上涨的行情当然是配置型的好,不会卖飞能吃到完全波段;比如震荡行情当然是交易型号,高抛低吸能带来很多的额外利润。
我的看法是:综合而言,站在更高的角度看,A股市波动走高的,所以格局下最科学的方法还是配置为主,交易为辅助。
今年具体的板块表现上,新能源板块基本上一枝独秀,从整车发酵到电池发酵到电池配件、锂资源、储能、电力等等。对于这块我们今年是0投资,主要原因是对其本质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产生怀疑,盲目的扩产可能会导致其来年的供需失衡;做的不好的地方是出于其估值的担忧,没有太多的认知学习,从而错过景气度追踪,后边的向外扩展行情没有参与,比较的遗憾。
周期这块参与到了宝钢股份,在底部应用供需关系早早收集好了筹码,最终收获了不错的收益,遗憾的是顶部还是受到了贪欲的心理影响,明明定好的12元顶部却没有完全跑路。
元宇宙跟芯片这属于能力圈范围外,一直不太投资科技股,原因是看不懂。特别是元宇宙,现阶段不会投资很遥远的概念炒作。
宏观节奏上,乐观的预计的疫情的结束跟经济的恢复,导致上半年对加息抱有幻想,导致了消费服务股票配置过早跟银行板块的配置错误。得到的教训就是永远不要用宏观预测知道股市,最好的方式是自下而上根据公司的基本面选择投资机会。
总体而言今年的投资在宏观方面判断错误,在热点方面仅仅抓住一个钢铁。而重仓的地产是行业跌幅第三。最终之所以能取得超额收益我的总结是:抓住了该赚的机会钢铁、制造业;用仓位跟安全边际控制了不该亏的消费服务回撤。面对前期大亏的地产板块,能够深度基本面努力提升认知,在最烂的地产板块里找到了最好的股,最终反败为胜。
尤其是对地产板块的逆向投资,是我投资经历中的很宝贵的经验,极大的锻炼了持股心态。也再一次领略到了深度价投的魅力。面对逆境不缴械投降,努力提升认知去寻找翻盘点,相信价值、相信常识,最终时间会给一个美好的答案。
除了投资之外,2021年的学习之旅也让我收获颇丰。通过阅读百万字的书籍,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思考以及财务报表查阅的功力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在选股时考虑到了更多商业模式的优劣,眼界放宽了不少;同时财务方面的复习也让我通过数据反哺选股逻辑的能力有了不错的提升,算是投资的综合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说点题外话:
今年上半年结束时,总资产一度亏损,心情也是比较的沮丧。这种沮丧既有场内因素也有场外因素;
场内因素是金地集团是我近些年继民和股份以来载的最大的一个跟头,重仓且长时间的大幅亏损,换谁也不好受。好在经验、理性及健康的价值投资观让我们挺了过来。我天生就有一股争到底的不服输精神,尤其是面对逆境,我会更加的铆足心力势与困难斗争到底。同时我也股乐观的精神,坚定看多A股市场、坚定不死终会出头、坚定价值投资观的正确,认知终会战胜市场。最终跌的这个跟头顺地打了个车轱辘,又站了起来。
场外因素是上半年的投资不顺,尤其是金地让很有粉转黑。网络上多了些无端的谩骂指责、阴阳怪气的揶揄讽刺、私下里拉小群的指指点点、还有菜鸟新手指导我这个投资老鸟该怎么炒股的。面对这样的态势,我想去回应又不想回应。
想回应是因为我这人骨子里有点知识分子的清高劲儿,还是比较在意别人看法的。金地集团确实是我公开推荐的,但我同时期也有推荐招商银行、京东方A、宝钢股份等大涨的标的,逮住一个错误而忽略其他正确股票而黑我对我而言并不公平;
其次金地作为一个在网络公开平台推荐的股票,并没有保证盈利的契约约束,我完全可以跟其他人那样选择对亏损股避之不谈,自然淡化它,或者轻描淡写的一句割肉处理。处于责任感我一直对金地保持跟踪跟解读,回答安抚大家的焦虑;在长达半年的下跌周期中,我做的只是安抚继续持股,从没有说过加仓抄底的话;但又有多少人看着我的安抚背书盲目的加仓抄底最终导致亏损?我可以公开的拍着胸脯说,两年公开的教学活动中,每一只亏损的股票都铭记于心,一直在跟踪持股、寻找反弹机会,光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很多承诺不必嘴上说出来,身体力行去践行责任即可。
投资之路很长,今后还会难免遇到持股长期亏损的情况。还烦请粉丝朋友们嘴下留情,毕竟人言可畏。我们是经历时间考验、有成熟投资体系的专业投资者,请给予我们信任,不要指导我们该如何炒股?同时老张这股“清高”劲头必会产生一股责任感,这股责任感也必将促使我有一个较高的投资道德,所以大家就安心听课吧。
当然,投资不顺本身也是一个筛选器,毕竟真正能做好投资的人都是少数派。长达半年的逆风也筛选掉了很多光想抄代码、想短期暴富、投资观不坚定的股民;同时在逆境之中也收获了很多粉丝朋友私信鼓励,由衷的说声感谢!这也是我做公开授课的意义所在,收获了一群价值理念、投资观相似的朋友。特别是听到粉丝朋友的发言:我们的课程理念改变了他看待股票投资的角度,并在收益率上出现了实打实的改善。那种能帮助到人的感觉真是令我开心。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能继续从容自信的做投资,做时间的朋友,享受复利的奇迹。
纵观国内外200年的投资历史中、货币、黄金、债券、股票、大宗商品这几种投资品种,股票的升值率永远是最高的。
对于未来,我们也是强烈的看多A股市场,2050年我们的综合国力大概率能追赶上漂亮国,未来近30年的时间窗口里将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202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并不亚于20年前中国地产市场,这一点请大家充满信心!
巴菲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75岁时积攒了450亿美元的身家,而是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很多投资道理,并付出一生去践行它。我时常感叹自己运气非常的好,在投资一开始就接触了价值投资打下了框架,机缘巧合叠加自身努力学习,能在30岁时较好的掌握了价投系统的投资体系;同时又生在了一个很好的时代,国运蒸蒸日上,资本市场越来越好!
纵观国内外200年的投资历史中、货币、黄金、债券、股票、大宗商品这几种投资品种,股票的升值率永远是最高的。
对于未来,我们也是强烈的看多A股市场!正确的投资体系+好的时代背景,同学们,抓住机会吧!做正确的事,把事作对。财富自由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