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缠论中,从盘整状态识别第一类买点,需要理解中枢的概念以及背驰的判断。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1. 中枢的形成:首先,要识别出盘整状态,即股价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形成了至少三个连续的重叠走势段,这构成了一个缠中说禅中枢。中枢可以是任意级别的,但通常在分析时会先从日线或周线等较大级别开始。
2. 趋势与盘整:在盘整之后,股价将选择方向,要么延续之前的趋势,要么形成新的趋势。第一类买点出现在下跌趋势的结束,即股价从最后一个中枢向下突破后形成的背驰点。
3. 背驰的判断:背驰是识别第一类买点的关键。当股价创新低,但其内部结构(如MACD柱子面积、斜率或红绿柱子长度)相比前一次下跌减弱,表明下跌动力不足,可能形成转折。
4. 次级别走势:通常需要观察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来确认背驰。例如,在日线图上识别的盘整后的第一类买点,可以通过分析30分钟或60分钟图上的走势来寻找背驰点。
5. 区间套定位:使用区间套方法,即在不同级别之间递归寻找背驰点,从大级别到小级别,直到找到最精确的转折点。这意味着在次级别图上找到背驰,然后在更小级别上确认这个背驰的确切位置。
6. 底分型确认:在背驰之后,股价开始回升,形成底分型,这是形态上的初步确认。底分型加上次级别走势的背驰,可以增加买点的可靠性。
7. 止损设置:在实际操作中,第一类买点的止损点通常设在背驰段的最低点下方,以控制风险。
8. 市场情绪与成交量:虽然缠论主要基于形态和动力学分析,但市场情绪和成交量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特别是在确认转折点的强度时。
通过上述步骤,结合缠论的理论框架,投资者可以在盘整结束后,通过观察和分析背驰现象,准确地识别出第一类买点,从而把握买入时机。重要的是,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应用,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