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四连阳,V字反弹,收在了2910点,从最低点2724.16反弹了6.8%。
A股为啥突然雄起?看上去就两种解释:
第一种,央行政策的洪荒之力。
央行是系列组合拳:包括降准,支持境外机构开展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业务,支持粤港澳地区居民“跨境理财通”业务,做好经营性物业管理贷款业务,支持房企融资等等。
感觉央行用力的姿势是非常足了,把箱子里面有的家当也努力摆出来了。真正大家当的话语权,也不是央行这个层面能完全主导的。所以,也算尽力了。
所有政策中,最重磅的就算是降准。1月24号,新任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于2月5日降低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所谓存款准备金就是指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定比例,把银行存款中的一部分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这部分资金不能用于银行的日常贷款和投资活动。所以下调存款准备金就相当于给市场释放了一定流动性。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从7.5%下调到7.0%,差不多释放了1万亿左右流动性到市场上。
这个下调,对市场来说,有点“意外”:
其一,这是自从2023年9月以来的首次总量货币政策,算寒冬的一簇火苗吧。尤其在1月中旬,央行没有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麻辣粉)和LPR之后,算超出了最近感受的“紧货币”预期。
其二,比之前力度都大点。2022年4月以来4次全面降准都是0.25%,这次翻倍,搞得有些自媒体又开始造些乱七八糟危言耸听的词,比如“大放水”什么的。这些就略过不聊吧。
第二种,就是一股“神秘力量”。
一周内连续有大量境外资金护盘央企大盘。这个力度,不是之前那个几十亿的“北上资金”可以比拟的。资金来源到底是哪里,没有人知道,但明显是国家队,而且是绝对主力部队。护卫的标的也非常清楚。所以这才产生了指数上涨,但更多人亏钱的奇观。
但无论哪种解释,大概都只能说明目前大A有个政策心理下限,而没法说清楚大A的上限在哪里。
其实从大家的动作上,我们能看到变化——
上周我们一直在追踪大家的预期和持仓。大约有1.7万人参与了这几天的调研。可以看得出,降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降准后大家对于A股走势预期相对乐观了一些,但仓位上更谨慎。
-
降准前(1月22日),认为次日会上涨1%以上人群占比是18.8%,最新(1月26日),占比提升至20.5%。认为会大幅下跌5%以上人群占比收窄,从9.1%收窄至6.0%。持有悲观情绪的人少了三个百分点。
-
准备大幅买入的,少了两个百分点;仓位保持不动的,多了两个百分点;准备小幅卖出的人;也多了1.3个百分点。
具体地,可以看看下面的投票问题结果对比。
投票问题1:A股走势预期
投票问题2:仓位动作详情
所以,三根阳线要不要改三观呢?仔细琢磨和体会。
这里我也给出一些重要的专家观点,供大家理解消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