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机构评级看涨看跌(机构评级买入且上涨潜力大的个股)

个股被机构评级买入或增持可信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股票的机构评级,增持、买入、减持等等,一般来说这些评级是可信的,但事实上很多投资者会发现个股的走势与机构评级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具体说明。

个股评级的划分

股票评级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机构解释主要分为这几种:买入、增持、优于大盘、中性、弱于大盘、减持等。

买入评级(未来半年预测上涨幅度超过15%):这个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这只个股未来投资潜力巨大,建议买入股票;相反的则是卖出评级,意思是投资风险大、投资价值小,建议卖出。

增持评级(未来半年预测上涨幅度5%-15%):稍微弱于买入评级,一般是因为个股已经上涨一段时间或者是机构评级稍微有些滞后;与之相反的则是减持评级,这些股票大部分表现为下跌趋势较为明显。

 

为什么“无论多垃圾的个股”,研究员总会觉得未来某段时间都会有不错的上涨幅度呢?

因为:只有拥有上涨潜力的个股,才会有研究员愿意去研究。A股是不能做空的,卖方去唱空一家上市公司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相反的可能还会得罪人家,弄的一个吃力不讨好,何苦呢?

A股是单向做多的,出现很多增持或买入评级的研报才是正常的,只有唱多的研报才有价值,也才更容易得到市场的关注。

 

机构评级方向为何会与个股实际走势存在偏差?

1、机构评级研报滞后或散户获知的时间差

机构评级是基于专业的视角对一家上市公司充分全面的研究,但未必就是说研报公布之时一定就是个股的最佳买入时机,各路资金都会影响个股实际的走势。另外,散户得到的信息滞后,存在的时间差甚至会导致个股走势和评级方向的完全相反。

2、机构因评级而评级

这句话看似有点绕口,当然这不是完全否定机构的专业研究分析,只是评级更多的是一个代名词,也就是说只要符合评级的标准就会套上相应的用词。买入也好,增持也罢,不等于给出评级就直接介入。

3、与机构评级的真实目的有关

机构评级更多的是一种引导股票价格走势的行为,为机构的操盘提供一些助力,散户投资者一定要仔细甄别,因为不乏有很多信息是机构为了让你看到而发布的。

巴菲特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希望各位细细的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