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国有资产划拨充实社保基金再度被热炒,4月24日同一天,财政部长和人社部发言人同时提到“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至社保基金”。巧合的是,5月5日、6日、7日三天股市大跌,虽然此次调整与前期上涨过多有很大关系,但不少业内人士仍然认为,国资划拨社保基金也是造成股市下跌的部分原因。
至于何时划拨,划拨比例为多少,当前并无定论,但已经在业内已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业内人士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史上两次国资划拨社保相关政策的出台,都伴随着A股的震荡。
两次政策出台伴随A股震荡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五条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
该方案仅施行了4个月,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叫停上述第五条规定。
在《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施行期间,上证指数从2001年6月12日的2309.44点跌到了10月22日的1585.77点,4个月内,跌幅达45.6%,也难怪本是国务院为充实社保基金而发布的文件,会被证监会紧急叫停。
2009年6月19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社保基金联合下发《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其中第六条规定: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社保基金会持有,国有股东持股数量少于应转持股份数量的,按实际持股数量转持。当年8月,上证指数阶段性见顶。
有关还是无关?
对此,金融界网站记者连线海通证券(27.88 -2.72%,咨询)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他不认为国资划拨社保基金与A股震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延续了不看好的观点,他在微博中表示:“国资划拨社保与稳定资本市场有冲突,社保基金不是一个能够稳定资本市场大局的持股机构,他们是以保命钱的保值为主,即使国资给了社保基金,他们还要委托别的公司去运营,这是没有必要的。”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当前中国股市缺乏“文化”,投机氛围浓厚,人们多热衷于追逐短期利润,但国资划拨社保基金是应该放在中长期时间段去评判,而社保基金入市是国际成熟的经验。
中国股市就是这样任性,前有多伦股份(13.27 停牌,咨询)更名“匹凸匹”迎来两个涨停,后有大智慧(28.68 +0.99%,咨询)被证监会“中止审查”却奇迹般涨停,A股有时候并不按常理出牌,猜得对开头,未必猜得对结局。国资划拨社保基金恐怕也是如此,记者电联了包括海通证券李迅雷和华泰证券(28.48 -2.9%,咨询)俞平康在内的数位经济学家,均表示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该消息依然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具体细则出台仍需时日
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养老金缺口约在8万亿至10万亿,缺口巨大。但国资委一位人士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环境下,中央把稳增长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划拨国资补充社保很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复苏,所以,改革方案宁缓勿急。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对国资划拨社保基金,高层已达成共识,但对具体细则并未最终确定。
最关键的是,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国有股份累计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资金仅2119亿元,只占中央和地方持有的全部国企股份净资产的1%,仅占国有企业上市股份的1.5%。想让国企吐出10%(具体比例并未最终确定)的股份,恐怕要进行更加深度的博弈。
对此,杨燕绥表示,当前不少国企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国家对划拨比例的确定既要兼顾其对社保的贡献,又不能影响其自身发展,要权衡二者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