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上汽大众股价走势(销量三连跌,股价五连降)

 

资本市场用“五连降”的方式,表达对上汽集团销量的不满,但是TA真的应该被如此对待吗?

 

1月7日,上汽集团发布2021年12月产销快报。虽然从产量数据来看,无论是单月还是年度,上汽集团都勉强实现了同比增长,但销量部分就不一样了。单月同比降幅高达11.5%,年度销量降幅虽仅为2.45%,也意味着上汽集团已经连续三年销量出现下滑。

 

产销快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汽集团原本表现平稳的股价随即出现下跌,而且这一跌就是连续5天,跌幅接近5%,同时还跌破了20元/股的水平线。

更讽刺的是,在之后的交易日好不容易由绿转红,但截至1月17日,其收盘价偏偏定格在了19.99元/股。

 

看起来资本市场真的是对上汽集团完全不留情面。整体上看,不过是514万辆的销量,没能完成年初提出的617万辆、同比10.2%的增长目标。在“缺芯少电”的2021年,同时又面临合资品牌汽车市场遇到冲击,上汽集团并不是最惨的那个,那么TA又为何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呢?

大众、通用“哑火”,上汽集团三连降

最明显的当然是两大合资公司的表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中国汽车产销结束了连续三年下跌的时候,不仅上汽集团创下了连续三年下跌的表现,同时还有上汽大众。尽管与同比降幅超过24%的2020年相比,其同比降幅已经在2021年缩小至17.5%,有明显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上汽大众2021年批发销量与零售相比,足足少了21.5万辆。与此同时,在最后两个月产量环比持续提升,甚至年末产量都实现了全年罕见的(一季度特殊因素导致的时期除外)同比增长10.9%,但同样在12月,上汽大众的销量却出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同环比下跌。

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上汽大众在上汽集团的总销量贡献占比,在2021年来看已经不及四分之一。

 

无独有偶,上汽通用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其全年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越上汽大众,同比跌幅也不到10%,但是其在上汽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由2020年的26.2%降至24.37%。

如果放到更广的维度进行比较,上汽通用的表现,更是不值一提。

据乘联会发布的零售排名显示,12月上汽通用由之前的第四位下滑至第八位,虽然与排在前面的一汽丰田仅差0.3万辆,但紧随其后的广汽丰田、比亚迪与其的差距并不明显。

自主板块成气候仍需时日

两大合资品牌纷纷失利,上汽通用五菱则顺势上位。

 

12月,上汽通用五菱单月销量再次突破20万,达到了21.57万辆,全年更是销售了166万辆。同时,刚刚站上累计销量60万辆台阶的上汽通用GSEV平台,前不久又发布消息称,其累计总销量已经达到了75万辆。

当然,这也让上汽通用五菱在2021年继续保持了上汽集团最大的销量板块,其所占比重高达30.39%。可惜的是,上汽通用五菱看似辉煌亮眼的业绩,却没能挽回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的窘境,详细内容可见《GSEV平台发布一周年,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被打脸?》。而低端、廉价、低质的标签,除了充数量,也很难给上汽集团的掌舵人陈虹,带来多少安慰。

备受期待的,莫过于自主品牌的销量。其中,上汽乘用车的表现更是格外受人关注。特别是在12月,上汽乘用车已经成为上汽集团当中,唯二实现同比增长的子公司,而且与两家合资公司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2021年销量突破80万辆、在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也增加了将近3个百分点。

 

但从销量图中也能明显看出,上汽乘用车和上汽集团在第四季度同样出现了增速持续下降的情况。同时从产量数据来看,在最后一个月,上汽乘用车同环比双双减速,在芯片短缺普遍得到改善的时间段,这种表现的确有些反常。

那么,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销量三连跌的上汽集团,真的应该被资本市场这样对待吗?

笔者认为,该!

 

现在让我们回看上文的销量图,不难发现进入四季度后,整个上汽集团的增速都出现了下降。记得在2020年,曾有汽车上市公司疑似甩锅疫情“藏销量”,到了2021年,难免也会有效仿者甩锅缺芯片,将年末一小部分销量划归到次年统计。

可问题是,现在更值得怀疑的是,从上汽集团无论全年还是四季度来看,会不会是连“藏销量”都有心无力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