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动态平衡交易策略研究论文(双动态平衡定投法)

对于每一个上班族来说,每个月都有工资收入。我们都有这样的期望:将自己的人力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工资收入)投入到金融资产中,然后通过金融资产的增值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买房、买车、旅游等),或者通过金融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利息收入、资本利得)来满足自己的支出从而实现财富自由。

但是,当我们用自己的血汗钱来进行定投时,该怎么投?每个月应该投多少钱?不同类型的基金应该按什么比例来配置?应该投哪些基金?每只基金的投资金额如何确定?......为了解决这种种问题,我潜心思考了很多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战,我总结出了一套比较适合普通人并且相对完善的基金定投策略:双动态平衡定投法。双动态平衡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力争在两个方面做到动态平衡的定投方法。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基于估值的平衡、基于市值的平衡。

 

基于估值的平衡

基于估值的平衡是指:根据市场估值来确定定投的资产配置比例(偏股基金和债券基金各自的占比)和单只偏股基金的基础投资金额。

市场估值确定资产配置比例

原理很简单:当市场估值便宜时,多买权益资产;当市场估值变贵时,逐步减少权益资产的投入比例、直至停止定投偏股基金并逐步卖出。做到宏观上的低买高卖,待价而沽。

市场估值确定单只偏股基金的基础投资金额

设定单只偏股基金的基础投资金额,当市场低估时,则在基础投资金额之上增加投资额;当市场估值变贵时;则在基础投资金额之上减少投资额。最终在单只基金上,做到越便宜越买,这样便宜筹码就会更多,盈利空间就会更大。

资产配置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低买高卖,为什么还要设定单只偏股基金的基础投资金额?

1、为了防止市场估值发生变化而单只基金的基础投资额不变,导致单只基金无法越便宜买越多。

比如:2022年4月,估值极低,虽然根据策略纪律,要配置100%的偏股基金,但如果每只基金投100元,那等到2022年6月,估值变贵,定投资产配置则变成75%的偏股基金,而单只基仍然投100,显然不合理。

2、为了防止有些月份的定投现金流大增大减,导致单只基金的投资额突然大增大减。

比如:平日定投金额为2000,发年终奖了,准备投5000;但基金池基金为10只,那不可能每一只基金都因为现金流大增或大减而被动增加减少定投额,这是不合理的,根本上还是要根据估值来增减单只基金的定投额。

具体操作方法

为了避免估值陷阱,本策略不使用市盈率等传统的估值指标来判断市场的贵与廉,而是用中证全指或万得全A的风险溢价指标来衡量权益市场的性价比(贵廉)。

风险溢价指标通过对股票潜在收益率与债券无风险收益率的比较,指导投资者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时,分配权益类资产、债券类资产仓位高低。一般来说股票的股债利差 (风险溢价指标) 越高,代表股票的投资性价比越高,可提高股票类资产占比。一般大家通过看指标在历史中的分位点,或偏离均值标准差的幅度,来判断股票类资产性价比在历史中的位置,而非看指标绝对值大小。(该指标可以在韭圈儿APP中查询到)

 

全指风险溢价水平由低到高,风险溢价颜色依次为:绿青蓝黄红。

基于全指的风险溢价,就可以进行定投的具体操作了。

春种

初春

指数风险溢价上穿平均值并且在平均值之上,

股票投资迎来初春,指数开始寻找底部,应当慢慢进场。

蓝: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25%投偏股基金,75%投债券基金;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为100元

(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因人而异。就我而言,根据市场的不同性价比,我有四种不同的基准金额:100、200、300、400。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比例(1:2:3:4),再结合自己的每月可定投金额和自己的偏股基金池基金数量来确定自己的基准金额。(我的每月可定投金额目前稳定在2000左右,偏股基金池有十几只基金。))。

芳春

指数风险溢价由蓝变黄或再由黄变红,

股票投资迎来正式的春天,此时应当努力地尽可能多地播种,即定投资金中要大量配置股票资产。

黄: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75%投偏股基金,25%债券基金,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为300。

红:100%偏股基金,单只主动基金基准金额为400。

夏长

初夏(2022.12.7)

指数风险溢价由黄变蓝至平均值,

股票投资由春季进入夏季,此时应当勤奋地给指数浇水除草,即继续定投但要减少资金。

蓝: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50%投偏股基金,50%债券基金,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为200。

盛夏

蓝色的指数风险溢价超过平均值,

股票投资进入盛夏,此时天气过于炎热,应当放下锄头,静待作物成长,即停止定投。

蓝: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100 %投债券基金,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为0。

秋收

初秋:

指数风险溢价由蓝变青,

股票投资进入了秋天,也就是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此时应该卖出盈利部分并停止加仓。

青:卖出偏股基金盈利部分或盈利部分转换为债基,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100 %投债券基金。

深秋

指数风险溢价由青变绿,

股票投资进入深秋,果实成熟到快要落地了,此时再不收割就迟了,即此时应当逐步出局。

绿:根据全指的技术形态来逐步卖出,每次卖掉主动基金的25%,或转换成债基,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100 %投债券基金。

冬藏

初冬

指数风险溢价由绿变青,

此时为股票投资的初冬,指数上涨快要到达顶峰,这是股市最后的疯狂时刻,此时应当轻仓,避免寒冬的到来。

青:若深秋时未能全部清仓,则再根据全指的技术形态来逐步卖出,每次卖掉主动基金的25%,或转换成债基,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100 %投债券基金。

严冬

指数风险溢价由青变蓝至平均值,

股票投资进入严冬,还没有到入场的好时机,应该继续轻仓观望。

蓝:当月用于定投的资金100 %投债券基金。

……循环

但有时股市不一定会遵循完整的四季规律,但万变不离其宗......

在进行定投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如果自己的偏股基金池的基金太多,当月定投偏股基金的资金无法将它们全部定投,则选择近一月涨幅靠前,且风格具有差异性的基金定投。因为对于一个风格和行业,一个月的涨幅持续性是比较高的。(每年的涨幅前五行业,至少会有一个行业会再次出现在下一年的前五榜单中,具有20%以上的涨幅持续性,那在月度的维度中,概率就更高了。)【强者恒强】即使它们下个月涨幅靠后,那我们就有机会投资上个月没有投的那些基金池中的基金了,当然,最好的就是它们涨幅继续名列前茅。

关于本策略的基金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

元亨利贞策略:偏股基金的选取原则,元亨利贞的股基池。

元亨利贞策略:债券基金的选取原则,元亨利贞的债基池。

 

基于市值的平衡

使用基于估值的平衡确定好大概的资产配置比例和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后,为了使利润最大化,我们还有在定投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基于市值的平衡。

该平衡主要是用来确定单只偏股基金的具体投资金额的。

比如:1月第一次投某只偏股基金,投了400,市值为400;到了2月,根据估值,也要投400,投入后其市值理应变为800;但因为上个月,市场下跌,基金的持有市值变成了375,那二月就要投425,保证第二次定投后,市值变成800。到了3月,因为市场上涨,基金的持有市值变成了825,根据市场估值,3月的单只偏股基金基准金额为300,故本月投入后其市值应为1100,因此,本月应该投入275到该基金中。其他情况,以此类推,这样做能够被动地促使自己在市场跌的时候多投,在市场涨的时候少投。

 

指数基金(QDII)的投资策略

在上述策略的基础上,我还会额外投一些指数基金,主要是QDII...以求做到全球资产配置。

其定投的策略同上,但参考的是该QDII对应的指数的风险溢价指标。具体的额外金额,因人而异。(基于我目前每月定投的资金量(2000),我每月只投一只QDII(用近一月涨幅来轮动),基础金额为50。)

以我为例,单只QDII,我会这样投:

由蓝变黄,黄:100(基础金额*2)

由黄变红,红:150(基础金额*3)

由红变黄:100(基础金额*2)

由黄变蓝,蓝到平均值:50(基础金额*1)

蓝超平均值:0

由蓝变青,青:卖出盈利部分

由青变绿,绿:结合技术指标,逐步平仓,每次平25%。

由绿变青,青:若未清仓,继续结合技术指标,逐步平仓,每次平25%。

由青变蓝,蓝: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