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交易者,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选择什么财经,也需要通过专业的交易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打有准备的仗,才能百战不殆!
风险不同收益不同
大多交易为何还是选择买股票而不买基金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分析一下, 如果要短期决定整体交易回报则要看运气,踩个牛股中个新股收益率100%+,其实也没任何评价意义,在衡量收益时,我们还需要扣除风险因素,冒的财经风险不一样,风险大收益曲线必然陡,而且体量越大,冲击成本越高,需要的对手盘就多,提及交易财经水平时,一要看长期回报率,二要看回撤控制,再结合规模,中小资金长期年化20%不算厉害,大资金长期年化收益率到20%真的是高手,主动型股票基金的,在5%-10%左右,不可能到20%。
炒股更加有意思
交易股票的财经本质是买公司,也就是选股;交易基金的本质是请人帮你买公司和其它类别的资产,也就是选人,为什么交易股的人更多?追求更高收益也有人把炒股当个娱乐活动,确实交易股票还是比买基金有意思的多的,交易参与者中,专业性和信息优势增加了赚钱的胜率,可要注意,不排除个别散户能做的很好,毕竟财经交易不是确定性事件,不过个人战胜专业的概率还是低的,所以才有了基金的出现。
想要收益高都选择了股票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想要20%财经收益率,该交易股票还是基金呢?不管是股票还是基金,能取得20%的收益都是很不容易的,从发生概率上来讲,一只股票涨20%,看上去可能更容易一些,比如你运气好,刚好买到一只牛股,拿两个涨停板就到了20%,相比之下基金会比较困难,即便满仓配置股票,要想获得一个10%的涨幅,一天之内也很难达到,想要达到10%,意味着整个基金持仓中,每一只股票都涨停了,一只基金要取得20%的财经涨幅,所花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至少在两个交易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慢慢变得富有很难
如果你是真安心只拿财经20%当然也是不难的,不过,很多人都太贪婪,绝大多数人只会放不超过10%的资产在股市里,并且没有耐心,资产一年增加2%是不满意的,他们需要的是3个月20%,一年100%,比如你想复制巴菲特的财富增长速度,买伯克希尔的股票就可以了,可巴菲特说过自己成功秘诀是,普通人不像他那样愿意慢慢变得富有,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巴菲特太慢了,标普500从1969到2019年,年化收益10%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买NASDAQ 大盘ETF到现在也差不多能有5倍,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大的耐心的,他们更想追求的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交易票的财经本质是买优质公司的利润增长收益,而如果交易基金大部分的人会觉得没有什么挑战性,不过还是那句老话:股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