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的本质目的在于:
1、任何一个投资品种,有优点,就必然有缺点。只有全面了解,方可扬长避短。
2、近年基金定投,尤其指数基金定投,从之前不被重视,到被过于神话,还是希望恢复本来面貌。
如不了解定投,可参考老南写的:《基金定投,看这篇就够了》,实际在这篇文章里,也提过定投的缺点和误区。
这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以及部分商业类基金门户网站的兴起,对定投的推广,的确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自媒体良莠不齐,专业性不足,以及复制粘贴盛行,加上流量优先下,过于神话了基金定投。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 定投收益过于高估
- 定投策略过于简单
- 定投标的过于理想
定投收益过于高估
这几年,网上关于基金定投,最具传播性的一句口号,无疑是“10年10倍”。
但这句口号背后,需要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答案是丧心病狂的25.89%。
老南加了丧心病狂这四个字,是想告诉你,这个收益率,太难了。在老南看来,在股票市场,10年,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那可是大宗师级别。
我们看下,公募基金,10年年化收益率排名,最高仅21.38%。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石榴询财
再看下成立以来,总回报超过10倍的公募基金,长期看10年回报也就10%上下,而且大部分都成立了15年以上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石榴询财
当然,毕竟现在是熊市,如果是3500点甚至4000点,这个数据会好看些。有些下滑明显,也在于基金经理更换了,如华夏大盘。
再看看很多定投组合里,常用的指数基金:
因为这些指数基金上市时间不一,我们假设从上市可交易起,每月5日定投(节假日延续到下个工作日)。
定投的总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XIRR计算),也与10年10倍相差甚远。
数据来源:石榴询财
所以,这里老南必须要说,基金定投,从来都不是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要想收益高,那得熊市最低点买,牛市最高点卖。不过,相信绝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基金定投,不是给天才的圣礼,是给凡人的午餐。
通过老南测算(此处省略几万字),绝大多数基金标的,长期定投的收益率,大约在10%左右。通过一定的策略优化,预计能提高到10%到15%。
当然,对于一些高手,有可能可以冲击15%到20%的回报率。20%以上,太难了。
定投策略过于简单
传统的定投策略,非常简单,就是彻底放弃择时,长期定投,坚决不停,一投就几十年。
但这个策略,实际上问题非常大,老南去年,在《2800点,又到基金定投时》中,曾举过一个例子:
以中证500ETF(510500)定投为例:
如从2018年6月1日起,开始定投,持有到今天,赚多少钱呢?
答案是,0.9元
如在3月份止盈,(以老南首次风险提示日3月7日为例),赚多少钱呢?
答案是,1131.69元
再看下这个周期,大盘的走势: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在熊长牛短,波动率巨大的A股市场(这不是好坏问题,新兴市场都这样),定投不止盈,投了也白投。
你辛辛苦苦,憋着忍着亏损,定投了几年,遇到了一波牛市,持有的定投组合,有了60%,甚至80%的收益。
你不止盈?等熊市来了,跌回去,又重新开始一轮?那不是傻嘛。
我们再继续看,海通证券曾经做过的一个基金定投,和一次性投资的,比较型研究: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看出:
1、定投在上涨时,收益率较低,在下跌时亏损较少,是风险较小的投资方案。所以,在熊长牛短的A股市场,更容易在熊市不断降低风险,牛市获得平均收益。
2、一定要规避牛市过程中,成本抬升过快,导致牛转熊时,收益大幅度缩水。所以,定投的难点,除了坚持,还在于市场上涨时候的成本管理,以及止盈策略。
所以,定投的策略,真不是简单的傻傻定投,是需要一定的跟踪管理的。
对于高手而言,尽量拖到牛市末期止盈,获得利益最大化;同时,即使是熊市,也可以在每次熊市反弹期间,适度止盈,降低成本。
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有个简单的办法,当你定投的年化回报率,超过10%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是否要止盈,超过15%则要高度警惕。
当然,前提是你要判断正确,这轮上涨是牛市,还是熊市反弹。
老南在《牛市来了?这次能赚钱吗?》提到过:反弹时,指数平均涨幅20%-30%,平均周期2个月左右。
数据整理:融义财富
真要是到20%了,大概率是可以止盈的。但这么干的缺点是,如果这是一个超级大牛市,你可能卖的太早了。
定投标的过理想
这是定投的第三个缺点,也就是定投标的的选择。
一般而言,定投标的,无非主动性基金,或者指数型基金。
从历史业绩看,不管美国怎样,起码在A股,优秀的主动性基金,的确是能大幅度跑赢指数的。所以,选择明星基金经理的明星基金,进行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这样,也会有几个困难:
1、长期定投过程中,基金经理跳槽了怎么办?
2、优秀的基金毕竟少,买的人多了,规模太大了,拖累业绩怎么办?
3、优秀的基金,为了控制规模,限购甚至封闭了,无法持续定投怎么办?
所以,也有部分人,比如老南也是,选择指数基金定投。
但指数基金的标的,是需要琢磨的,不能随意选择。之前老南在《指数基金怎么配?干货来了》一文中,曾经列举过一些标的。
这里把选择标的,或者组合的逻辑,和大家整理下。
一方面,传统的宽指,长期定投,即使采取了一些策略,年化回报率,预计10%多一点。
另一方面,如果想提高整体组合的回报率,且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在组合里增加一些行业ETF。
从统计数据看,过去5到10年,A股长期排名靠前的行业,是医药和消费,这类价值型指数。而科技等成长型行业指数,则波动更大。
当然,加行业指数,更适合高手了。
所以,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基金,构建自己的长期定投组合。
结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说,怎么没写心态?很多人因为这个坚持不住。不过,这个真不是定投的缺点,是人性的缺点。
但无论如何,老南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你对定投有更全面的认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定投策略,达到自己的预期收益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