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她力量”的持续崛起,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投资者也呈现出一番全新的面貌。她们更为自信与独立,在投资理财这件事儿上,比从前更为积极,参与度更高,规划意识更强。
小广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她们不断学习投资,汲取理财知识,努力实现财务独立,甚至挑起打理家庭小金库的重担,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个人、为家庭创造更好的未来。
随着妇女节脚步的临近,今天小广想和大家聊聊女性投资这一话题,同时探讨一下,不同阶段的女生应该如何打理自己的资产,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她”的投资画像
在分享投资小Tips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女性群体在投资领域的偏好与盈利情况。
在由广发基金推出的《女性基金投资者盈利体验数据洞察》报告中,数据结果显示,从风险偏好来看,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偏谨慎型投资者的比例共占女性投资者群体的78.50%,进取型投资者比例不足3%。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对风险或许更为敏感,整体更偏好稳健风格类型的投资。
图1:女性投资者风险偏好情况
数据来源:《女性基金投资者盈利体验数据洞察》
从盈利体验来看,报告调研对象中有75.59%的女性投资者认为盈利体验达到了预期,高于总体投资者73.81%的水平。
图2:女性投资者盈利体验情况
数据来源:《女性基金投资者盈利体验数据洞察》
如要要归结拥有较好盈利体验的原因,有54.61%的女性投资者认为,应当归功于产品波动匹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此外,产品业绩较好,获得优质投资陪伴服务,也在提升盈利体验中起到了较大作用。
图3:女性投资者盈利体验较好的原因
数据来源:《女性基金投资者盈利体验数据洞察》
给女生们的投资小建议
综合以上报告数据,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结论:
1. 在投资中,女性偏好“稳扎稳打”,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和评估——事实上这也与许多调查报告的结论相吻合,即大部分女性的理财心态都是规避风险,更为在意“安全感”。
2. 超过7成的女性调研对象满意自己的盈利体验,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们贯彻了“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内投资”这一准则。
由此延伸开来,大顺想进一步和大家聊聊,实践中,不同阶段的女生该如何结合个人需求与风险偏好,来规划资产配置。
初入职场
对初入职场的女生来说,在这一阶段,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太多的资本积累,风险承受能力一般不高,因此可以考虑以储蓄和自我增值为主。
一方面,督促自己养成每个月储蓄的习惯,每月在扣除刚性支出后,尽量保留一些节余资金用于储蓄。
储蓄攒下的“第一桶金”,可以考虑一些入门级的投资品种,比如货币基金、短债基金、银行理财等。如果想投偏股类产品,也建议采用小额参与、基金定投等方式,“试点”体验一下。
另一方面,可以多花些时间精力提升个人的投资知识储备,加深对各类投资品种的理解,为日后的大额投资做好准备。
成熟独立
工作几年后,大家逐渐走向成熟,有些人也会结婚生娃,步入人生新阶段。这一时期,大家在资本上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做资产配置时,需要做更加综合全面的考虑。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是一种比较适合大众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我们可以参考这一理论,把家庭资产分为4类:要花的钱、保命的钱、保值增值的钱、生钱的钱。
图4: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要花的钱:主要用于应对家庭3至6个月的日常开销,这部分资金对流动性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用货币基金等现金管理产品来满足需求。
保命的钱:主要是用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一般可用商业保险等产品来满足需求。
保值增值的钱:对产品的稳健性要求较高,目标是减少账户的波动,追求“稳稳的幸福”,可考虑投向债券基金、“固收+”基金等。
生钱的钱:追求收益,主要是为了提高账户的进攻性,可以考虑投资偏股型基金。
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配置另类投资品种,如黄金、石油等,作为资产配置的补充策略。
从总体上看,成熟阶段的女性投资者,可以选择的配置方向和品种是比较丰富的。具体实践时,可以重点关注“保值增值的钱”和“生钱的钱”两部分,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规划二者资金的占比。
规划养老生活
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现阶段退休年龄也比男性早,这意味着女性在养老方面更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个人养老金的推行,给了女性更多的养老选择,其中目前可供选择的养老产品主要有养老目标基金、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和商业养老保险。
以养老目标基金为例,它分为“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两类。
前者适合有明确风险偏好的女性投资者,举个例子,如果你不愿承受太大波动,那么稳健型养老基金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后者适合退休时间比较明确的女生,比如假设你在2040年左右退休,就可以考虑选择名称带有“养老目标2040”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