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债又称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市场第一只转债发行以来,已有30年历史,从其发展历程看,转债的市场规模在2017年左右出现了明显扩容。
截至2023年6月19日,全市场共计有存量转债503只,规模9360.9亿元。
近年来,市场对转债的需求更出现明显增长,公募基金对转债的投资比重也日渐提升。
二、可转债的表现如何?
可转债整体收益风险特性表现出“可攻可守”的特点。2018年,沪深300指数全年最大回撤超过-30%,但同期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最大回撤为-10.14%;而在2019年权益牛市时,可转债跟随股票市场行情顺势上行,其表现明显脱离了一般固收类资产的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向上弹性。对债券类资产的投资者而言,转债更是投资者间接参与股市、博取超额回报的重要途径。
三、可转债参与门槛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新规,自2022年6月18日起,个人投资者参与可转债申购、交易,需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
(1)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
(2)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所以如果无法参与可转债交易,可以考虑可转债ETF,这个品种是投资者把握转债行情、参与投资机会的良好工具,目前市场中的可转债ETF数量不是很多。目前市场上仅有两只以可转债及可交换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ETF产品。而上证可转债ETF作为单市场ETF,比较易于在一二级市场套利的优势,因此做市商能有效的将其折溢价长期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四、可转债ETF的特点:
(1)跟踪上证投资级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指数代码:950041.CSI),一篮子投资于较为优质的可转债、可交债资产。
(2)支持T+0交易,盘中可多次买入和卖出。
(3)交易佣金极低,一般可向券商申请单独调整至0.5左右,成本低于场外债券基金品种。

五、总结
近年来,可转债作为一种特殊的债券品种,在“固收+”领域大放异彩,历史表现强势。一旦权益市场情绪向好,转债估值优化,兼具“股性”和“债性”的可转债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市场对其需求与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如果感兴趣,可以联系小叮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