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如何做好一个投资项目(VC投资,如何做好项目筛选)

前言

私募股权投资是近几十年来才获得高速发展的新兴事物,VC、PE项目开发和投资决策流程:

从投资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可以发现一些正面视角比较难发现的问题,更好的帮助去优化创业计划。

以下从四个角度去分析,在项目筛选阶段,VC投资人是如何判断一个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值得投资的:

  • 项目初筛——如何找到好项目
  • 如何解读商业计划书(BP)
  • 如何进行行业研究
  • 如何做好公司调查

一、初步筛选项目

从理论上说,VC与PE虽然都是对上市前企业的投资,但是两者在投资阶段、投资规模、投资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PE投资Pre-IPO、成熟期企业;VC投资创业期和成长期企业。VC与PE的心态有很大不同:

  • VC的心态是不能错过(好项目)
  • PE的心态是不能做错(指投资失误)

1、投资信息来源

来自公司层面:

• Boss、LP、合伙人

• 项目中介

• 官方BP收集渠道(官网、BP邮箱、)

来自个人层面:

• 会议、论坛、路演活动(活动行、GMIC、AI大会)

• 主动出击(微信群、换名片,让别人知道你在看某行业投资项目)

• 找上门去(看到觉得有前景的,就主动找上门了解)

实时关注行业动态,混入行业圈子,搭建人脉,好项目是要自己去寻找的,而非等其上门。

2、如何判断行业

从行业说起:

筛选项目最好是聚焦于某个固定的领域(制造业、泛娱乐、大健康、人工智能等)

• 有兴趣

• 有经历

• 是主流领域

投资人需要熟悉自己的领域,清楚自己公司在该领域的投资策略

• 行业现状和未来可能性

- 市场容量:红海;蓝海(eg: 打车软件)

- 有没有垄断型企业(eg: 微信&陌陌)

- 是不是向上发展的(eg: 某些传统领域)

• 资金玩法(O2O、ofo)

• 梯队和名企

• 常规数据

2、VC阶段——评估团队素质

3、PE阶段——关注IPO条件

二、解读商业计划书

1、BP的概念和形式

商业计划书 (Business Plan)

• 谁写的 – 创业团队负责人(不要代笔)

• 给谁看 – 投资机构

• 为什么要写 - 融资

• 以什么形式 - PPT/Word/Excel

• 突出什么要点 – 优势/壁垒/特色

具体内容:

• 项目简介 • 团队介绍 • 行业痛点

• 产品介绍 • 竞争分析 • 盈利模式

• 市场规模 • 运营数据 • 运营计划

• 里程碑

• 融资计划

作为一个投资人角度——5W

2、对BP的详细分析

项目简介(Executive Summary)

• 要求:必须一句话说清楚项目是什么

团队(架构&背景&股权)

• 看CEO

• 看团队结构

• 看核心人员背景

商业模式

• 传统行业:有正向现金流,利润薄

• 传统互联网:研发阶段成本可控,运营阶段快速盈利

• 互联网+:无法一概而论,发掘价值

• 泡沫、烧钱、O2O:背后须有大资本站台

 

市场分析

• 向上的走势的图表

• 广阔的用户空间

• 稀有的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风险规避策略

• 不只是市场和产品定位类似的才是竞争对手

• 产品的护城河在哪里?

里程碑

• 公司的研发各版本、运营、人员招聘、市场推广、财务花销、收入进账、融资计划......的时间表。

运营数据

有数据项目必须给出真实运营数据

- 早期数据不会很漂亮,重点看增长趋势、未来空间。

- 所有数据都要有【所以然】,所有增长和减少都要找到根源。

- 根据自己做的功课、行业经验、报告、调查,判断数据价值。

• 没有上线数据的项目给出上线后预估数据。

- 根据市场行情预估数据,根据数据计算未来收入和估值参考。

财务部分

• 至少至少做3年的财务计划,把重点放在第一年。

• 写清楚三张表

- 假设(Assumptions)

- 收入预测表(Income Statement)

- 现金流表 (Cash Flow)

二、做好行业研究

1、行业研究的目的

2、行业概况

3、产品/服务介绍

 

4、产品/服务的发展历程

 

5、行业政策

 

 

6、商业模式

 

 

7、当期市场和未来趋势分析

 

 

8、行业竞争格局

 

9、投资逻辑

 

 

10、重点公司

11、行研心得

三、公司调查访谈

1、公司调查访谈的目的

  • 锁定投资标的,

• 详细了解投资机会的基本状况和背景,

• 获得初步尽职调查文件,

• 与项目的关键人员会谈。

• 根据初步访谈和分析,准备 :

- 投资评估报告 (初步版本)

- 财务模型,预测,估值,以及初步投资回报计算

2、投资调查结果评判

 

• 没有发现任何不可接受的情况 (严重退出障碍,商业模式不可持续,估值或条件严重不对应,道 德法律问题)

• 双方有跟进兴趣,有合作意向

• 根据合理假设,初步计算有合理回报空间,及可接受的投资风险

3、尽职调查的核心三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