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只是给小白看的。
很多朋友问我,小白和顶尖交易员做交易的时候,到底差距在哪里?
普通投资者打开炒股软件或手机app,以为软件里面展现的K线图,是一切交易的起点。
作为顶尖交易员,我不看K线!
普通投资者,其实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看完我的分享,希望你能摆脱韭菜被割的命运!
驾驶员还是乘客?
我曾在对冲基金工作。
老板跟我说,在金融市场做交易,其实就像开飞机。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机是空中客车A380,它的驾驶仓内是这样的:

看看这些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和信息,这才是专业人士看的东西!
飞行员在他们多个屏幕里看到的是,飞行速度、位置、高度、平衡度、风速、雷达信息等等。
而在A380的乘客座位上,大家看到的是:

乘客显示屏里显示的,只是飞行的路线。
乘客的显示屏里显示的,就类似一只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势,从屏幕的一边走到另外一边,不就是K线图嘛!
看着K线图,就可以开空客A380?做梦吧!
K线图就是垃圾
可能还是有些人,对基于K线图的江恩“理论”、波浪“理论”之类,还抱有幻想。
孰不知,在对冲基金行业,有句行话:垃圾入,垃圾出(Rubbish in, rubbish out)!
K线图就是垃圾。
所有基于K线图的“理论”,除了垃圾,还能是什么?
举个例子,展示一下为什么K线图是垃圾。
1945年夏(二战期间),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
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视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

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
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消灭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也成为军事武器必需品!
K线图就像是日军肉眼看到的,最多就是一些非常模糊的、可能被诱导的轮廓。根本看不清真实的、细节的景象!
而美军利用夜视仪,扫射那些活靶子日军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暗爽!
看看那些自以为看K线图,就能杀敌制胜的日军,其实他们只是在裸奔!
金融行业里的夜视仪技术
夜视仪这样的技术,就类似谷歌的搜索引擎,能够在繁杂、充满噪音的数据里面,发现规律。
在金融行业,想要拥有类似的技术,首先需要最原始、准确、完整、足够快的数据。
目前,要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首先,交易所撮合交易的速度是纳米级的(1纳秒等于10的负9次方秒),但是,当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在自己的终端看到数据的时候,交易所那边的最新价格可能已经变了。
在行情波动大的时间段,数据的延迟(Latency),可以直接导致所有的金融夜视仪技术失效。
在之前提到的二战的例子里面,由于光传播的速度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所以美军使用的夜视仪始终是有效的。
但是,在金融行业,想要获得低延迟的数据,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不是绝对公平的。
在国内的二级市场,数据归属于交易所,想要获取低延迟、更完整的数据需要花钱向交易所购买。
而且,获取这些数据所需的网络和相关设施,是由券商/期货公司所控制的,里面存在很多非技术/金钱方面的因素,你懂的。
在西方的二级市场,交易所是私有化的,同一只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多个交易所公开交易。
比如,谷歌的股票可以同时在纽约和伦敦交易,两边可能有不一样的价格,而且时区也不一样。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么谷歌股票的价格怎么定义?如何获取完整的市场的数据,交易的时候如何下单?
再加上流动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和黑池(Dark pool)等机构和交易平台的数据,整合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Market fragmentation)的数据,本身就是非常高科技的技术了!
收集好数据之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数据挖掘的技术,根本不是普通投资者能够掌握的,因为这个里面牵涉太多深奥的数学、计算机和金融的专业知识。
而这些技术的展现形式,也绝对不是K线图,反而是一些看上去非常基础,但其实背后隐含的技术非常复杂的图表:



民用型金融夜视仪技术
对于普通人来说,金融夜视仪技术过于专业,貌似只适合军事用途。
那有没有,民用型的金融夜视仪技术呢?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多空股票策略/技术,英文叫Long/short equity。
多空股票策略,就是在买进(做多)一些股票的同时卖出(做空)另一些股票,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这个策略拥有悠久的历史。从1949年Alfred Winslow Jones发表了著名的《预测的最新潮流》(Fashion in Forecasting),并设立第一支对冲基金开始,股票多空策略已经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也仍然是对冲基金和顶尖交易员的主流策略之一。
就算是一家管理300多亿美金,专注于期货的CTA管理期货基金,也是可以把量化策略的信号,通过多空股票的方式,放在股票市场交易,获得好的收益的。
简单来说说,多空股票策略的一个实际操作方式。
在一个板块(比如科创板),或者更细分的领域(比如半导体芯片),根据您对一批公司的判断,可以是基于公司的营收状况、市场占有率、科技研发实力、行业地位等基本面分析,或者您对这些股票的走势的量化/技术分析,选出您最看好的(做多),以及最不看好的几只股票(做空)。
这个策略的好处,就是不管这个板块/领域整体的波动如何,都可以稳健的赚钱!
在整体行情涨的时候,选的做多的票会涨的更多,而做空的票会涨的相对少。也就是说,您做多的票会赚很多,而做空的票也不会亏多少,甚至还是小赚,所以,综合起来,就赚钱了。
而当整体行情跌的时候,基本面/技术分析等都不好的票会跌的很厉害,而那些基本面/技术分析等都好的会抗跌一点。也就是说,您做空的票会给你带来足够的收益,来弥补做多的损失。综合起来,还是赚钱了。
有的人就会问,之前光是做多,都总是在亏钱,就像韭菜一样被割,为什么用这个多空股票策略反而能赚钱?
打一个比方:
如果让您去预测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考试成绩,您可以挑一个您最认可的学生,觉得他的平时的表现都不错(基本面很好),认为他会考的很好(做多),没问题。
但是,考完结果发现,他的成绩竟然不及格。
是因为您挑的学生不准吗?问题其实不一定出在您这里。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这次考卷难度很大,导致大家都考的不好。
现在,您可以挑一个您最认可的学生,做多,同时,再挑一个您觉得最差的学生,做空。不管考卷的难易程度,不需要您挑的好学生就是状元,也不需要您挑的差学生必须是倒数第一,只要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发挥相对是稳定的,您就可以赚钱了。
这样的策略/技术,把普通人用裸眼看到的数据(单只股票的走势),转化为两只(或多只)股票的走势之间差别的数据,同时去掉了整个市场(大盘)波动的风险,让投资变得更容易,收益变的更稳定。
在国内二级市场,想要使用多空股票策略/技术,就需要开通融资融券(两融)账户。
目前在科创板,融券业务作为市场化定价的最重要的一环,已经取得的不少进展。
比如,科创板的融券的规模,相比融资规模的比率,已经基本持平。
而过去在A股,由于各种原因,融券的券源少,融券和融资的规模比基本是1比90。
最近,A股融资融券业务规则也迎来了重磅修改,新规中取消了“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两融标的股票数量也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
随着A股和科创板融券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降低之后,股票多空交易策略将更为广泛的被普通投资者采用。
总结
K线图的本质就是一种低质的金融数据展现形式,只是适合入门了解,完全不适合用来做投资决策。
甚至可以说,K线图和相关的理论就是,专为韭菜准备的化学催熟剂而已。
真正的可以帮助到投资人的工具,应该是类似夜视仪这样的,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将杂乱的、碎片化的金融数据,整合起来,降低投资的门槛和风险,提升收益的稳定性。
而股票多空策略/技术,就是这么一种适合普通投资者使用的,金融夜视仪技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