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是一个三线城市普通二本学渣,在校期间都是打游戏打过来的,毕业后也没能跻身各种XX强,XX上市公司,就在一家新开的小公司,做点简简单单销售和接待,我这人吧,说不上是什么业界精英,但是现在的这一个月工资2800,就这??说实话还比不上我之前一个礼拜打游戏卖金币,卖装备来的多,要加上我自己在大学寝室帮别人发布供求,倒腾二手物件,大学三年的收入大概二三十万(大二开始算),,,以现在的工资来说,我起码要不吃不喝干十年!!!
后来仔细想一想,结局大家肯定也知道,我自己辞职滚蛋。做起了我的老本行,说白了就是大家嘴上的不务正业,就是一天做做日结,倒腾二手,小圈子的喇叭,大小事情在我这里能一传千,一传万!大家看不起的职业,坚持了两年下来,虽然我平时开销也大,但是自己手头上,也随时有十几万积蓄,买房我现在买不起,但是我觉得,有希望,比原来2800好太多了,2800那会在三线城市房租上就去了三分之一,然后加上自己晚餐(公司只供午餐),生活开支用下来就差不多没了,还都不敢生病或者去哪里大消费k歌什么的。
别嫌我说话难听,在这种普通小地方,做个两三千的小职员,那不如去要饭!年纪轻轻的,有梦想是对的,不去做,那都是零!想想丈母娘的眼睛,顿时又恐惧又想自己逼自己一把。
说起这个,上次去相亲,相亲对象是一个手机店的营业员,收入大概3500左右,人挺文静的,各方面也还搭配,我甚至想到了以后,买个房,买台十来万的小车,那也挺温馨啊,最后对方来了一句,你这么厉害是自己开公司吗?我说没啊,就是自己做日结积攒的,每天做完就拿钱,今天动力大,多做数量,可能某天累了,想休息一下,那也简单,不做就行,也自由...
真想分享一下我的详细情况,两个人加起来,做这个,那也不错啊,以后有更多的积蓄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话还没说一半,拎起她的“CUGGI”包就走了。我想说你听我解释下啊,做日结有什么丢脸的,一个月平均也能做个一两万,难道日结就是不务正业?难道做日结,就是花里胡哨没个正行?难道做日结就该被人鄙视?难道做日结,连女朋友都不配找?
大家听说过“三和人才市场吗”
2018年,一部日本NHK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和一部中国学生作品《人在三和》,又一次将话题推向了高潮。
在纪录片中,三和青年们做着一天不到一百元收入的苦力,穿着破衣烂衫,条件差的只能睡大街,条件一般的也是住二三十个人一间的旅店。这些画面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还远不如直击观众心灵的叩问——他们居然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他们的生活状态一经网络曝光,立刻点燃了所有人的神经。仿佛在一夜之间,无数人涌入三和本地的贴吧、QQ群,又向外播撒三和生活的照片。
他们兴奋地传颂着三和的事迹,并给给这群人安上一个名字:三和大神。
“干一天阔以玩三天”——这句口号精辟地概括了三和青年标志性的生活方式:日结。
所谓日结,就是干一天活,当天结工资。日结满足了其“有钱绝不工作”的生活理念,成为了他们找工作的首选。
三和人力市场周边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工厂,提供了充沛而稳定的日结工作。日结工作让三和大神得以在维持温饱与维系生存的“挂逼”之间游离,构成了其存在的基础。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一书指出:日结是理解三和青年及三和社会生态的关键环节,也是各方破坏规则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