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巴菲特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向普通投资者们推荐“指数型基金“,他甚至发出豪言”通过定投指数型基金,任何一位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都有可能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诚然,投资是一件可能性极多的事,但是,”指数型基金“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让巴菲特发此感慨呢?
什么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投资某个特定指数的基金,通过购买这个指数中所包含的成分股来复制指数的波动。也就是,根据某个指数的选股规则,来买入对应股票的基金。
常见的例子有很多,如:沪深300指数,中国A5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等。
指数型基金的优点
(1)首先,它的投资策略简单,可以一定程度规避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的参差,人为干扰因素小;
(2)其次,其价格较低廉,管理费通常比主动性基金低达1%;
(3)可分散式投资,避免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会带来的满盘亏损,相对其他基金风险较小。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以来,呈现出波动性较大、收益不够稳定等风险特征,不难发现,单纯跟踪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已经不再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于是,“指数增强基金”就此应运而生。
什么是指数增强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通常是指在一定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约束内,追求相对基准指数超额收益的基金产品。
指数增强基金的收益
指数增强产品是在跟踪指数(Beta收益)的基准上,利用主动选股或量化选股模型,力争获取超越指数的增厚收益(Alpha收益),从而获取市场Beta和Alpha的双重收益。

通常可将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是pure alpha,即纯超额收益,它是在严格的风险约束下可以实现的收益,也是其策略有效性和水平的真实情况。再细拆开来看又可以分为策略模型的水平和交易执行两方面;
第二部分是风险补偿,即通过主动承担或暴露一定风险,来追求更高的收益。比如可以通过放开部分风格约束,增加选股余地,来提高可能表现更好的股票的权重;
第三部分是另类增强,比如前两年很火的打新策略。
综上所述,指数基金作为被动型基金,还是有很大的收益空间的。
指数增强基金则以“被动追踪指数为主,主动管理投资为辅”,相较一般的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约束相对宽松、投资方式更加灵活,与主动型基金相比,又比较保守稳健。
然而,指数基金只是配置的工具之一,工具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的区别,希望各位投资者三思而后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