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会评很神秘,主要是大家对会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因此才会有许多不加考证的传言,最终会越来越添油加醋,最后成为谣言,对自然科学基金声誉的伤害是很大的,由此也可能会成为屡次申请不中的理由,从而放弃了自我提升的努力。
比如说,很多基友提及本子提交前经过学校或者学院聘请的专家看过,都说很好,最后没有获批,是不是遇到黑幕了?其实很简单,有基友反映,单位找的专家自己说由于不是本子所涉及的专业,提供不了有价值的意见,这个还算是中肯的;有些直接提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让人没办法修改。某个专业方向在依托单位可能就那么几个人,互相提升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只能找外单位的专家看,人家可是拿钱办事,如果挑一大堆问题,写本子的人可能还不一定认可,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单位领导肯定会说,那就改改吧,对于一个本子要改好几乎是要重新写一遍呢,所以,专家只能说还可以,然后提一些意见,皆大欢喜!自然也包括同事和朋友,大家想想,自己穷经皓首,几年不中,人家看看就能修改好然后就中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所以只能说很好很好,今年希望很大!如果信了,就是自己骗自己!

前几年有人反映,有狂人拿到了两个项目,题目都差不多,肯定有猫腻!经查证,是该申请人申请的是重点项目获批了,依托单位把这个重点项目和里面的子课题按该申请人拿到两个单独的项目予以公布,很多基友不明就里,遂以讹传讹,最后经解释才化解了这个质疑。
同样,有传言5A在会评期间挂了,有些基友每年于会评前后都要在网络平台上发这个消息,给很多基友造成会评很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要把一个5A的本子拿下,没有真凭实据,谁也不敢这么做。经常遇到的情形是诚信问题一票否决,还有就是很多优秀的申请人,当年申请了不同类型的项目(这个基友们可以查阅指南),比如重点+面上/地区,杰青/优青+面上/地区,只要是在限项范围之内,当年可以申请不同类型的项目,如果运气很好,重点或者人才项目获批了,一般会选择放弃面上/地区项目,毕竟就大不就小;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大的项目没有拿到,面上/地区函评结果可以的话也是有收获的。
还有人传言本子送到申请人的导师课题组了,这种事情在以前人工指派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但是现在很难发生这样的事情!每年初审对申请人简历部分的硕士期间、博士期间、博士后联系导师都会有严格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智能指派系统提取导师和导师单位信息,作为智能指派规避利益相关方的策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把本子指派给博士毕业学校,更别提送到导师课题组这么大一个BUG了!

天天老师说科研
5 次咨询
5.0
中国科学院 工学博士
4232 次赞同
去咨询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会评期间捞人。如果排序不是很靠后,一份申请的上和下是在正常的会评讨论范围之内的,不存在什么捞不捞的问题。对于排序很靠后,要改变顺序,这个是很难的,需要有人力挺,还得需要两个会评签字说明情况,还需要准备回答会场纪检组的质疑,估计没有人为了某份本子去惹这么大一麻烦。
我们不怀疑有人做小动作,但是我们不能不动脑筋去思考一些显而易见的侮辱我们智商的一些传言。学术界公认的国家自然基金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不能因为有80%多的基友未能获批而对此失去信心。
想要知道天天老师最新关于自然基金申请及时评资讯,请关注公众号:天天老师说科研!
近30万基友的经验表明:读天天老师的文章,不仅能增长知识,提升自己的修为,而且能提高基金命中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