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国泰估值基金160212(薪资顶流,主力产品业绩向下)

随着春季校园招聘季的到来,许多投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招聘活动。

在所有行业中,金融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一直被视为顶尖水平,而在金融行业内,基金公司的待遇更是顶尖之最。

观察最近各家基金公司公布的校招信息,薪酬也是十分诱人的。

就拿国泰基金暑期实习生的招聘待遇为例,【研习生】发表的文章《国泰基金2024届暑期实习生招聘及薪资待遇》介绍:员工月平均工资20K左右,依据公司全年业绩以及个人绩效评价,有6-24个月不等的年终奖;市场营销类的收入根据销售业绩与完成kpi的程度而定。

还有五险一金、补充医疗保险,带薪年假、定期体检、节日礼物、午餐补助、绩效奖金、出差补贴、通讯补贴、年度旅游、异地补贴等福利。

这还只是暑期实习生的待遇,国泰基金就给出了平均月薪20k,这一薪酬待遇对比规模相当的平安基金还要高出不少。

但转正后,实际上薪酬待遇可能比公开的数据还要更加优厚。

根据国泰基金在“看准网”的工资概况显示,薪资范围:21k-37k,月收入平均值高达27607元,高于行业平均值。

这天价薪酬,着实激起了求职者的好奇心,但是国泰基金公司的业绩又如何呢?

高希望,深亏损

资料显示,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作为首批规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26年风雨兼程,已发展成为能够提供齐全产品线、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综合性需求的多元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4日,国泰基金管理的公募管理规模达到5985.58亿元,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4。旗下有262只基金产品,共有55位基金经理。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国泰基金的总经理周向勇分享了他的观点。“如果一只产品做到冠军,带来100亿元规模,但后面又出现较大回撤,套住了客户,我们宁愿不要这样的产品。我们也有规模发展的压力,但要高质量的规模、长期的规模。”不过,注意到,一些国泰基金的权益类产品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从收益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4日,国泰基金旗下多只基金的表现令人不满,成立以来就遭遇巨额的亏损,跌幅达到-20%至-40%不等。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让我们看看权益板块的一位百亿基金经理,王阳,他于2018年7月加盟国泰基金,此前曾在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职务。王阳目前负责6只产品,总规模大约为100.4亿元。

根据wind的数据分析,过去一年内,王阳管理的6只基金均遭受了亏损,其中国泰价值领航A的表现最差,亏损率高达-22.96%,同期,大部分基金的表现跑输沪深300指数。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其中王阳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国泰智能汽车股票A,目前规模为58.29亿元。在近一年的收益率表现却不是很理想,亏损高达-18.89%。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投资人亏钱,国泰基金却旱涝保收。由于2023年度报告尚未公布,根据可获得的数据显示,王阳在管的产品在2022年收取了约2亿元的管理费用,2023上半年收取了约8422万的管理费。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再来看看因三获“金牛奖”的“国泰一哥”程洲。

公开资料显示,程洲,硕士研究生,CFA,2000年进入证券行业,先后任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研究员、策略分析师。

2004年4月加入国泰基金,历任高级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08年4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有24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和16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目前,程洲管理着10只基金,妥妥的“一拖多”。一拖多不仅能增加管理的基金规模,从而赚取更多的管理费。

然而,程洲的这种“一托多”也存在无法分散风险的缺点,即产品同质化。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情形,一旦市场有所波动,管理的资产规模就可能遭受大幅波动。

例如,到了2021年底,程洲所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168亿元,但两年后的的规模已经急剧下降到89.33亿元,几乎减半。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国泰一哥”的程洲,由此又多了一个规模“跳水一哥”的身份!

根据wind的数据分析,直到2024年3月14日,程洲在管的10只基金在最近一年里均显示亏损,其中国泰大农业A的表现最差,亏损率高达-25.68%,同期,大部分基金的表现跑输沪深300指数。

(来源:wind 截至2024年3月14日)

昔日荣获“金牛奖”的国泰聚信价值优势基金,近一年也遭受了-22.70%的损失。

同时,程洲在管的产品在2022年合计收取了约2.18亿元的管理费用,2023上半年收取了约8821万的管理费。

(来源:wind )

管理费永在,基民钱包瘦

基金公司赚钱,为何基民不赚钱?

2023年的基金市场一片哀嚎,而2024年1月份更是经历了一个月的急剧下跌。这让人忍不住要问问当下的“韭菜”基民们,你们还好吗?

当今基金市场似乎遵循着“群起而攻之,群而离之”的规律,导致一些人满脸泪痕,而另一些人却笑逐颜开。

让我们统一前进,忘掉那些失败的哀歌,唱出一曲真理:无论市场涨跌,管理费永远在那里。

首先,基金公司主要靠收取管理费来盈利。管理费与基金规模挂钩,规模越大,基金公司收到的管理费越多。

尽管基金经理业绩低迷,这并未对国泰基金的管理费收益产生太大影响,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泰基金管理费收入超过了13.20亿元,2021年的管理费收入为25.09亿元,2022年增至26.19亿元。

(来源:wind )

最终,高昂的管理费还是由基民来买单,而国泰基金凭借着这些管理费享受着可观的收入和高薪,但面对外界的质疑,国泰基金又应该如何回应呢?

重点是,国泰基金的薪资在整个行业中可谓是顶尖水平,但即便在这样的高薪鼓励下,其业绩表现却不理想。这些基金经理年收入丰厚,却未能为基民带来预期的回报,这让人怀疑基民们是否还应该信赖他们?

这里,你可能会问,进入基金行业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反正亏的是基民的钱。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