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整理的关于私募基金的文章受到大量投资人的关注和转发,近期也有投资人咨询公募基金的信息。
《近1年、3年、5年收益前100名私募基金排名》
《43%收益!2021年量化基金500指增产品最全排名》
《8月更新!私募基金经理近三年业绩TOP100排行!》
《最新!2021年7月基金经理近五年业绩TOP100排行!收藏》
《2021年(1-7月)全市场证券私募收益排名,附百亿私募基金观点和投资策略》
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还有公募基金基金经理业绩排名。
首先,公募基金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基金,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第三方代售等方式面向公众公开发行。而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发行,只能向特定合格投资者募集,通过私募基金直销,或者通过银行、券商、财富公司代销为主。
其次,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产品,所要求的购买资金门槛通常比较低。而私募基金要求投资者具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相应的购买资金门槛比较高,需100万元起步。
第三,公募基金会通过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定期公布产品投资运作的相关信息。私募基金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披露产品信息,披露内容非公开发布。
第四,公募基金投资过程中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多。私募基金则较为灵活,在投资工具运用方面也更加多样化。
第五,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通常要好于私募基金。在产品成立后,采取开放式运作方式的公募基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建仓封闭期运作后通常就可以进行申赎。而私募基金通常采取定期开放的形式,如每个月或者每半年开放赎回一次。
最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收费机制不同,公募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管理费。私募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业绩报酬(如合同中约定在投资收益中提取 20% 作为提成)。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业绩的激励更大,更有动力获取更高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纷纷跳槽到私募基金。
一直以来,优秀的公募机构的明星基金经理“奔私”的情况很普遍,如王亚伟、赵军、邱国鹭、邓晓峰等。“公募一哥”华夏基金王亚伟成立私募基金千合资本,嘉实基金的赵军成立了淡水泉,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辞职成立了高毅资产,后来邓晓峰也加入高毅资产。再比如公募大佬陈光明,曾担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随后执掌东方证券资管,2018年年初辞职,成立睿远基金。
随着这些公募明星基金经理“转私”,私募基金规模快速发展。截止今年7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最新总规模达到了18.99万亿,7月单月猛增1.1万亿。
最近筛选出来公募基金经理年化收益排名,见下图。筛选要求,公募基金经理从业时间3年以上,累计在管基金规模超50亿以上。
基金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1年8月12日,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choice金融终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