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能源、电信等行业外,多数白马股估值相比2021年2月份缩水了近70%。
三年前,资金一窝蜂跑步入市、白马股新高炙手可热,部分白马股市盈率曾到达70倍。但昂贵的白马股挡不住投资者的热情,带动了基金发行规模频刷纪录。
然而,站在当前的位置上,白马股相比三年前缩水了近70%,打三折的白马股却遭到资金的持续抛售,沪指3000点屡有告急。贵州茅台的动态市盈率跌破了20倍,格力电器市盈率跌至12倍。但就如三年前的一窝蜂买入一样,如今资金对白马股却是一哄而散地卖出。
如果把资本市场当做一部连续剧,很容易看出其中荒诞之处,估值昂贵之时资金蜂拥追逐,估值便宜之际反而无人问津。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一荒诞之处,我们才会向长期的投资成功迈出第一步。
“金融市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把消费主义的基本教条倒行逆施的地方。投资者被训练到会相信,股价上涨是买进的最佳时机,从众追高是‘比较安全的’,而购买价格下跌的股票是‘比较危险的’。”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所说,真正的投资原则与消费的原则是相同的,逢低买入,就如买化妆品与车一样,打折时购买才是理智的。
如果做不到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至少应该做到别人恐惧时不恐惧,别人贪婪时不贪婪。
追涨杀跌一再上演
近期煤炭、电力等能源股大幅上涨,长江电力、陕西煤业等个股创出历史新高。而在2013年中至2014年中,这些股票却是另一种命运。当时正是小市值股票狂飙之际,白马股遭到了集体抛弃。
长江电力2013年估值仅有12倍,但随后的一年,极度便宜的长江电力股价又打压下去了近20%。目前长江电力的估值为40倍,股价相比2014年已经上涨5.8倍。在长江电力坚定走出10年上涨趋势时,市场中看空的声音反而消失了。
中国神华在2013年的估值为8倍,但在随后的一年内,股价又下行了近30%,估值一度到达6倍。中国神华的股价在过去10年上涨了5倍,当前估值为13倍。
2014年中,贵州茅台的估值已经从一年前的14倍下行至10倍,但10倍的贵州茅台却鲜有人问津。资金对贵州的茅台的热情是2020年才开始起来,那时贵州茅台已经相比2013年初上涨了10倍,2021年2月贵州茅台的估值更是接近70倍。
过高的估值势必带来震荡的风险,贵州茅台过去三年中以业绩提升和股价下行的双重方式进行估值消化,目前动态估值已经下行至19倍。
有意思的是,在贵州茅台70倍市盈率的2007年和2021年,贵州茅台收获的多是赞誉和喝彩。而在10多倍估值的2013年和19倍动态估值的2024年,市场反而对贵州茅台有更多的质疑和担忧。
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中,便宜了超过一半的公司不只是贵州茅台一家。美的集团2021年2月18日的估值为25倍,当前估值为12倍;万华化学三年前的估值为45倍,当前估值为16倍;海天味业三年前估值为100倍,当前估值为25倍;伊利股份三年前估值为38倍,当前估值为13倍。

吸取哪些教训
股市是一个怪异的地方,它越上涨就越没有怀疑的声音,投资者会越感到安心,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即便估值已经涨到了天上;但股市越是下跌,投资者越感到不安,即便物超所值的公司满大街都是,资金也不愿买入,生怕趋势会进一步下行。
当资产价格上涨时,大批投资者视之为获利机会,纷纷买进,进而不断应验自我预期。价格下跌则激发与之相反的反应。
投资的原则理应与消费品购买的法则一样,逢低买入。以“0.4元购买价值1元”为原则的价投成功者中外皆可历数,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放马南山的悠闲。更为重要的是,价投方法可以验证和反复,不同的投资者都能从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方法中获取不同程度的受益。
事实上,放眼国内外资本市场,追涨杀跌的趋势投资者可能在某个阶段暴富过,但很少有能全身而退巨富且长寿者,趋势投资的方法难以验证其安全性和可靠度,普通人难以模仿。
近期资本市场刮起一股“摘帽风”,据统计,6月以来已有17家ST公司成功“摘帽”,具体A股名单主要为ST澄星、交大昂立、广田集团、广东榕泰、天顺股份、豆神教育、金运激光、正邦科技、东方海洋、茂化实华、富吉瑞、中信国安、实达集团、慧辰股份、金山股份、景谷林业和中捷资源,详见下图:

上证指数3000点,在最后的时刻得而复失,让国家队的救市灰飞烟灭,更让广大投资者对于恶意做空的势力深恶痛绝。如果村里面对这等行径都可以容忍甚至默许,市场还有天理吗?
指数跌破3000点并不可怕,因为早晚会回来的,所以市场并没有因此产生恐慌。全天的成交量也不过 6200亿左右,严重萎缩,说明绝大多数投资者此刻的选择不是就地卧倒,就是熟视无睹。
从个股表现看,周五下跌的不过 2687家,上涨的还有 2383家,而且盘中一度是“一半对一半”的情景。跌停的股票有36家,甚至还没有涨停的49家多。也正因为做空的力量并不大,所以下午上证指数在国家队发力之后,非常轻松就收复了3000 点,而且还出现了小幅上涨,深圳方面的涨幅甚至达到0.32%。
事实证明,蜡烛不点不亮,陀螺不抽不转。
下午1:15分和 2:45分,上证50ETF和沪深300ETF都出现了集中放量,效果也非常明显。仅仅是华夏50ETF的成交量就从昨天的18.7亿放大到了周五的39.96亿,华泰博瑞沪深300ETF的成交量同样从昨天的 19.6亿放大到了周五的 69.1亿。
关键时刻,国家队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手时会出手,出手还是非常手。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在最后三分钟的集合竞价时就被百亿级人为砸盘挤得粉碎。最终,上证指数被砸下了 5 个点,三个月后再度破3000点,而深圳则是被砸下了14个点,由涨变成跌。形态上,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更都是呈现断崖式跳水。
一批权重银行股成为周五砸盘的主力。
其中,农行被砸了6700万股,工行被砸了2600万股,中国银行被砸了680万股,交通银行被砸了650万股,建设银行、邮储银行被砸的数量都是300万股左右,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也都被砸了300万股。唯一幸免的就是中信银行,5860万股的成交资金,拉升了6分钱。
同样夸张的还有周五原本相对强势的牧原股份,470万股直接被砸2%,新希望450万股同样被砸下2%。其他权重股基本上都无一逃脱,中远海控3700万股买盘算是个例外。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一般的分析认为周五是股指交割日,从周五开始有一批权重股在不同的股指期货中又会面临调整,所以就导致周五这种异常的涨跌。
我们看到周五上证 50股指期货跌了0.55%,沪深300跌了0.42%,中证1000跌了0.24%,只有中证500涨了0.13%。更关键的是,所有股指期货基本上是跳水的状态,而股指在最后一个小时的横盘成为股票空头最后砸盘的一个诱因。股指期货频繁交割显然对市场有不小伤害,管理层对此应该好好反思反省,从善如流,作出调整。
无独有偶,周五也是美股的“魔咒日”。美国股市指数也好,股票也好,ETF期权也好,三种金融衍生品工具合约都在周五到期,且号称是史上最大“三巫日”,仅仅期权就有5.5万亿美元到期。
周五凌晨英伟达盘中就出现了8%的跳水。好在美股的交割日是一个季度一次,一年总共四次。相比我们A股则是每个月都交割,次数要比美国市场多出了整整三倍。
如果不是受股指期货影响的话,其实周五盘面上还是反映了基本面利好的,因为涨幅居前的前三名,一个是工程资讯,主要是规划院的集中地;另外一个就是水泥建材,第三个就是工程建设,其实他们都处在房地产的上游。而地产开发本身周五也是冲高回落,但依旧是飘红的。个中原因就在于昨天住建部的消息,收储现有商品房工作安排已经扩大,下沉到县一级。
对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开发商,这当然是利好,一定程度也是救命稻草。其实这是高层一再强调的,要有持续刺激地产政策出台的具体落实。金融股受此影响,周五强势反应也是正常的。护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非全部。
3000点绝不是一般的整数位,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于管理层而言,都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这个点位心理影响当然更大,3000点该破不破是不正常的,那么该护不护也是不正常的,而明明护了却没有护住就更不正常。
必须要问一句,最后集合竞价这种集中的做空,究竟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交易制度?做空的力量又都是谁?
一句话点评,三个字:谁干的?!(水皮)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周五全天净买入0.04亿元,终结连续9个交易日净卖。本周,北向资金整体净流出161.15亿元。
最新更新的数据显示,周五(6月21日),有17只A股的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1亿元。其中, 福斯特 净买入额4.53亿元,位居榜首,同属电力设备领域的 通威股份 净买入额为1.45亿元。另外, 中国中车 加仓额为2.79亿元,位列第二。
此外,外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个股还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电子领域。具体来看, 海光信息 、 韦尔股份 、 长电科技 、 兆易创新 、 工业富联 、 通富微电 净买入额分别为2.67亿元、2.02亿元、1.37亿元、1.16亿元、1.11亿元、1.04亿元。
外资卖出一侧, 贵州茅台 净卖出8.72亿元, 美的集团 减仓额为4.51亿元, 招商银行 、 农业银行 、 宁德时代 、 长江电力 、 五粮液 、 中国平安 减仓额均超2亿元。
从周度(6月17日至21日)表现看,北向资金周净买额累计超3亿元的个股见下表。具体来看, 赛力斯 、 中际旭创 、 新易盛 净买入额分别为13.1亿元、10.42亿元、10.1亿元。 中信银行 、中国中车、韦尔股份加仓额均超5亿元。

从卖出方面看,本周北向资金净卖出超3亿元的个股达17只(见下表)。贵州茅台遭大幅净卖出,金额为45.87亿元,美的集团减仓额为18.45亿元,长江电力、 紫金矿业 净卖出额均超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6月迄今合计净卖出贵州茅台102.24亿元。据酒价参考数据,茅台1935批发参考价周五跌破800元/瓶大关,报780元/瓶,已经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况。

数据显示,行业板块方面,本周通信、电子、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整体净流入均超5亿元,分别为22.94亿元、15.55亿元、5.77亿元和5.1亿元。此外,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生物、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和机械设备整体净卖出额均超10亿元。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净卖出额超100亿元。


分市场板块看,本周上海主板、深圳主板、创业板整体净卖出额分别为146.71亿元、54.65亿元、2.77亿元。市值分布看,中证100、中证2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标的减仓额分别为126.26亿元、27.43亿元、39.82亿元、4.28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