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方正证券股票最新分析(如烟往事俱忘却,再整旗鼓天地宽)

1988年,在改革的桥头堡深圳、橘子洲头的长沙和江南之地的杭州,各诞生了一家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湖南证券和浙江证券。

32年后,这三家公司却以一种奇妙的缘分走到了一起。浙江证券后来被北大方正集团收购后变身为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方正证券”,601901.SH),后来又与湖南证券(后更名为泰阳证券)合并。而已经成长为金融业巨头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601318.SH,http://2318.HK),则成为方正集团重整投资人、新方正第一大股东。

作为我国首批成立且是首家完成股份制改制的证券公司,方正证券的发展历程,几乎是一部我国证券史的缩写版。在证券业,几乎没有哪家券商,像方正证券那样,集浙江证券、湖南证券、泰阳证券、民族证券、方正证券等五家券商的历史于一身。

34年来,经历了初创、改制、更名、收购、股东内斗、股东重整,负疴前行的方正证券,终于要彻底告别过去,进入新的阶段。

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主任(下称“方正证券执委会主任”)在3月30日发布的2021年报致辞中表示,方正证券的历史包袱已经彻底卸下

也正因为如此,方正证券发布的这份年报,尤为市场所期待。

在时隔多年之后,方正证券的高管们在年报业绩发布会上,首次在媒体和分析师们面前集体亮相。

这也是方正证券在股东重整后,首次以新姿态出现在市场面前。

在一个多月前(2月22日),发布的业绩快报中,方正证券已向市场传递了业绩预增的信息,营收、净利润、每股收益皆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达六成以上。

方正证券2021年年报则显示,截至2021年,其收入、利润均创五年新高,增幅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从2020年开始,方正证券的大股东北大方正集团开始进入重整阶段。经过近两年的风险出清和业绩修复,方正证券已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年前的四月,方正证券在北京的一千多名员工,搬进位于东二环的新办公区。方正证券如今面对的,不仅仅是新的办公环境,更有新的发展环境。

全面注册制已写入“十四五”规划,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亦将全面铺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稳定增长,证券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亦是方正证券的新机遇。

如果说过去的方正证券是负重前行、爬坡过坎,那么现在的方正证券就要轻装上阵了。方正证券执委会主任在年报致辞中表示,擘画未来,公司必将抵达新高度。

30年风雨兼程

对于方正证券34年的发展历程,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将其总结为“独一无二的非典型成长”。

1988年, 33家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我国首批券商,从此开启了证券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33家券商中,便有浙江证券湖南证券(2001年更名为泰阳证券)。

2002年8月,方正集团以2.3亿元拿下浙江证券51%股权,成为这家券商的新东家。而在同年4月,民族证券在北京成立。

次年8月13日,浙江证券获批更名为方正证券,从此正式进入方正系版图。而方正证券与泰阳证券结缘,则要到2006年。

彼时,泰阳证券因为挪用巨额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国债、违规代客理财、违规自营等问题,经营风险全面爆发。2006年11月27日,方正集团与泰阳证券签署了重组协议,该重组方案在四个月后(2007年2月)获批,成为当时国内首例由企业市场化出资、采用非破产方式重组成功的案例

2008年3月,方正证券的总部迁往长沙,5月,方正证券吸收合并泰阳证券获批。彼时,在泰阳证券总部的门楣上,还贴着一幅“钱江湘水润中国俩人,方正泰阳联财富众生”的对联,表达着对两方合并的期许。

2010年,方正证券获批整体变更股份制公司,并于次年8月10日登陆上交所,成为第七只券商股

2014年8月,方正证券收到民族证券发出的关于与其合并谈判的函件。两家券商的命运正式有了触点。方正证券获批以每股6.09元,以130亿元吸收合并民族证券

在方正证券获批吸收合并民族证券一年后,相关的整合工作正式启动。根据既定规划,民族证券被打造为专业的投行子公司。

2019年10月30日,民族证券获批更名为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方正承销保荐”),成为方正证券的子公司。

当浙江证券、湖南证券、泰阳证券、民族证券的名字一个个尘封于历史,方正证券也告别了过去。

而此时的方正集团已启动了重组。2021年7月5日,方正集团的重整计划草案获法院批准并生效,中国平安则成为方正集团重整投资人和新方正集团第一大股东。方正证券也随之共同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历史风险出清

2014年,方正集团发生高层地震,包括方正证券在内的子公司的命运亦随之改变。

2015年7月,方正证券公告称,因涉嫌未披露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间关联关系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民族证券的“20.5亿元抽逃出资”问题亦被曝光。

2017年,方正证券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开始全面梳理和排查各种风险。逐渐配齐配强了合规管理队伍,完善了风险指标、限额、计量、监测体系。

2021年6月18日,方正证券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方正承销保荐接受以郑州裕达国际贸易中心的相应资产用以抵偿部分被挪用未归还的资金。

据了解,经法院裁定,郑州裕达国贸中心作价12.03亿元,以“以楼抵债”的方式划转给方正证券。加之此前计提的风险减值,至此民族证券的的风险已基本出清,这笔时代旧账要告一段落了。

除了出清民族证券的旧账,方正证券还拟择机出售其一些参股项目。2021年12月2日,其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其旗下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项下的参股公司股权,账面价值总值约为25.21亿元。

此外,方正证券还用了五年时间消化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有证券业人士评价,股票质押堪称是证券行业的灾难,整个行业都深受其害。

方正证券的年报显示,历时五年,方正证券的股权质押业务规模从2017年末98.7亿元压降至2021年末的5.9亿元,对应担保品市值合计为13.88亿元。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化解已圆满收官。

为了消化和出清这些风险,方正证券五年间计提了各类风险减值达23.86亿元

据了解,随着2021年结束,方正证券的各类风险化解举措全部收官,全部清理了历史沉疴,“房间打扫干净了”。

多年来一直饱受股东之扰的方正证券,将洗涤历史的尘埃,从此轻装上阵。

历史包袱已经彻底卸下。”方正证券执委会主任在2021年年报致辞中如是总结。

旧貌新颜,蓄势待发

自2017年以来,方正证券便遭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四年没有发行债券,亦难以获得银行授信。

据了解,方正证券财务杠杆系数最低时仅有2左右,而净资产排名前20位的上市券商的平均杠杆率水平则为4倍,这也使得其融资成本高企。

融资成本高,杠杆率低,已成为方正证券发展的掣肘。

如今,随着风险逐渐出清和重整进入实质执行阶段,方正证券的展业限制正逐步解除,融资渠道正逐渐打开,融资能力在逐步恢复。

方正证券2021年报显示,截至2021末,财务杠杆系数已回升至2.9,融资成本已逐渐降低。执委会主任在2021年年报致辞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方正证券用足仅有的融资工具,优化资产配置,力求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如果按照4倍的行业平均杠杆率水平测算,方正证券便可以新增400亿元资金,这将能够显著改善其业绩,并增厚风险安全垫。

2022年2月25日,公司获准发行非公开公司债。融资环境开始正常化。方正证券的资产负债表逐渐修复,弹性得到显著增强。这为方正证券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亦提升了发展的潜力。

重新出发,方正证券亦有30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底气。以被券商视为发展生命线的客户数来说,方正证券已连续多年新增均超过100万客户数。其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时,已累计达1330万人。其中,2021年新开户132万户。其线上客户端“小方”APP上,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00万人,在行业排名第四位。

作为一家曾并购了从南到北三家券商的公司来说,方正证券拥有了遍布全国的广泛网点。目前除了港澳台及西藏,在其他省(市、区、直辖市)皆有网点落地,呈现点多面广,兼顾东中西部,布局合理的特点。若论网点数,在券商中排名第二

在大家都在凡事必谈线上化的风口之下,虽然早在2014年便参与了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方正证券仍格外重视线下网点。

依托这些遍布全国的网点,方正证券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财管带资管业务、线下开户引流的模式,增强了对客户的黏性。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2021年仍获得新增客户达132万人

而这种模式,对方正证券开拓财富管理业务,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的开发,亦有不小的优势。毕竟,超高净值的客户如果想定制产品,在线上很难完成,需要线下网点的专业人员与之进行面对面的深度沟通。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让网点发挥作用,方正证券确立了“四化”原则,即扁平化、标准化、精细化、柔性化。

虽然受股东内斗、暴雷等事件影响,方正证券在舆论场上的美誉度和品牌口碑总会受到涉及,但在其内部,却鲜少受到这些舆论噪音的干扰。其员工主动离职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0%,尤其是海内外名校出身的核心队伍非常稳定,且平均年龄只有36岁。

人心稳,则斗志满。据了解,方正证券的人均创利已连续三年提升,复合增长率达42%。

在三家老牌券商的基础上成长起来,方正证券博采众长,补短板,强长板,已积淀了一批特色业务。

比如,作为基金做市商,方正证券为28家基金公司304只产品提供做市服务,基金做市数量在行业排名第二名

自2020年以来,整个证券业代理销售金融产品的业务激增,显示出财富管理转型初见成效。而方正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已处在券商的第一梯队。

截至2021年,方正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为68.44亿元,同比增长15.39%。代销金融产品收入4.78亿元,月均保有规模峰值837亿元,年末产品销售客户数87.26万人。金融产品代销收入排名第14名。

开展财富管理业务,除了既往的客户和资源的积淀,年报显示,方正证券拥有投顾资格的财管队伍达2483人,在行业位居第八,亦是其一大优势。截至2021年,投顾业务收入5.03亿元,年末签约资产982亿元,签约客户数达72.9万人

根据方正证券年报上的说法,其在网点、客户、队伍、平台等基础扎实,未来可在两融业务、线上线下获客、AI技术赋能投顾队伍、资产配置型财富管理等方面发力,确保公司的“第一粮仓”稳固并持续增长。

育新动能,充实“粮仓 ”

方正证券亦在培育新的动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据了解,股权投资与投资交易业务是方正证券着力培育且成长迅速的优势业务,尤其是在科技和大健康领域。

背靠方正集团的北大资源,方正证券布局大科技和大健康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这个领域开展股权投资业务,被视为方正证券的新动能。

自从2016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和《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以来,券商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和另类投资子公司便开始正式启程,这亦为券商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作为券商私募子公司的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方正和生”),在2017年正式启动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并确立了差异化发展之路。

据了解,基于方正集团的科技和北大医疗资源的背景,方正和生便聚焦于科技和医疗两大领域。

在方正和生目前运作的北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便是其中基于北大基因的案例。据了解,该基金是北大科技开发部近年来持续推动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方正和生经过激烈竞标后,成为基金管理人。

该基金运作一年来,一共投资了13个项目,其中6个属于北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如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研院所的一大难题。相对于国外风险资本发达、天使投资人众多、投资风险偏好程度高的现状,国内较多资本及投资人对于成熟项目比较追捧,但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创新项目缺乏热情。高校的很多科研项目由于无法转化为成果,而往往束之高阁。

据私募基金人士介绍,通过该基金的专业化运作,则可以让这些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真正落地来支持实体经济。

基于母公司方正证券的北大基因,加之团队成员多为科研出身的学术背景,方正和生与科研人员尤其是北大教授们的沟通更加通畅,也更易获得信任。据了解,方正和生的自我定位就是做科研人员的信任资本耐心资本,采用重资产模式,与客户的利益进行深度绑定。

在医疗领域,方正和生主要挖掘北大体系内的投资或合作机会,比如北大医学部、北大生命科学院、北大附属医院以及北大医疗集团旗下的医院,从中发现可以转化的前端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方正证券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规模已从开始启动时的23亿元增至138亿元,实现净利润1.37亿元。私募股权和股权直投项目累计超过100个,未来退出项目数量可观,将为其带来优秀的财务回报。

投资交易业务以业务创新和金融科技为引擎,加强投研能力,做大风险中性的做市业务和销售交易业务,将成为方正证券打造的又一个重要“粮仓”。

2021年5月2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四次提及“财富管理”,强化了券商关于财富管理功能定位。

向财富管理的功能转型,是当下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

对于已出清了风险的方正证券来说,在既有业务和客户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富管理的转型力度,还有不小的空间。

比如,基金做市未来可期,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方正证券该业务的增速始终保持在50%以上。截至2021年末,方正证券已为304只产品提供做市服务,在行业排名第2位

方正证券执委员主任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公司将抓住市场机遇,发挥现有研究、渠道优势,强化投研建设,做大市场份额,打造新发展引擎。

牵手平安,双向赋能

在消除问题股东的历史旧痕的同时,随着方正集团重整“靴子”落地,方正证券也将成为中国平安的一员。

穿越30多年的岁月,两家成立于同一年的公司,终于结缘了。

2021年4月30日,中国平安、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方正集团及其四家子公司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7月重整方案获得法院裁定而生效,三个月后,新方正集团成立。方正集团及方正证券等子公司从此进入新的历程。

而方正证券与中国平安的合作,亦随之展开。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平安在渠道资源、金融科技、综合金融、体制机制等方面优势强大,未来将全方位赋能方正证券,助力其发展。双方将在品牌管理渠道、客户、科技等方面实现赋能。

对于中国平安来说,目前已进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 战略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正在致力于打造“HMO+家庭医生+O2O”为核心的集团管理式医疗模式。

在中国平安的医疗生态圈中,北大方正集团旗下的10家医院,尤其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北大医学部,使得中国平安一举拥有了现成的优质医疗资源。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平安通过将北大医疗的优质资源,与平安的综合金融、医疗科技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围绕北大国际医院、深圳市龙华区综合医院重点打造南北旗舰机构。

对于方正证券来说,基于其与北大的强关联性,将成为中国平安与北大打通的一个重要桥梁,从而实现互补和反向赋能

可以想象,未来在中国平安的“金融+生态”“ 金融+科技”生态圈中,将会出现方正证券的身影。双方相互借力,实现双向赋能。

在年报致辞中,方正证券执委会主任这样展望方正证券的未来:融资渠道畅通、资产负债表稳健、业务优势鲜明、市场份额领先、科技能力扎实、品牌声誉卓越、股东回报丰厚,公司价值增长可期。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组织与人一样,都应了解自己的思想,明白自己的努力目标,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工作方法,然后,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检验自己的成败,决定自己的归属。”

无论是中国平安还是方正证券,都很清楚,接下来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