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农夫山泉股票(水中茅台”农夫山泉的股权结构分析)

上周二 ,农夫山泉港股上市。首日高开85.12%,每股报39.8港元,总市值一度逼近4500亿港元。

创始人钟睒睒持有农夫山泉84.41%的股权,同时,他还在638亿元市值的万泰生物持股74.23%,两者折算,钟睒睒身价一度高达579.12亿美元,超过福布斯实时排行榜原首富马化腾568亿美元身家,短暂成为中国新首富。

农夫山泉的生意经

农夫山泉被称为“中国版可口可乐”,年初发布即将上市的消息后就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9月7日公布认购结果也确实验证了投资人的热情:散户投资者超额认购1147倍,国际配售部分的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60倍

农夫山泉作为第一家中国本土饮用水和饮料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2019年总营收达到240亿元,再加上近几年资本对消费领域的青睐趋势明显,成为投资人追捧的热股也并不让人意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生产成本与出厂价为准确数字,

其余数字根据所有产品线数据计算得到,可能并不准确

出厂价格约为0.6元,对外售价2元的饮用瓶装水,毛利率高达60.2%。此外茶饮料、功能饮料的毛利率也均在50%以上,虽然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堪比茅台的暴利生意,这也让农夫山泉成长为庞大的饮品商业帝国。

农夫山泉饮用水水源地分布图

从渠道投入到营销之道,可以说是农夫山泉取得如今饮用水地位的两大基本要素。

2000年,农夫山泉提出“纯净水对人体无益”的理论,推出了“天然水”的概念,迎合都市人对于自然和纯净的向往。并通过营销,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将“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企业形象刻入人心。

在渠道拓展上,农夫山泉采用多级经销商的形式,将渠道做轻,形成了一套覆盖度广且深度下沉的渠道体系。截至到2019年底,农夫山泉通过4280名经销商在全国设立了237万个以上的终端零售网点,78.9%的终端零售点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

资本市场的买账,由避险、毛利率高等多种复杂的因素构成。农夫山泉是如何将一瓶寡然无味的地表水,卖出了超过中国白酒的平均毛利率?创始人钟睒睒是关键人物。

在中国,知道农夫山泉的人很多,但它背后的神秘大佬钟睒睒(shan),可能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念。那他又是如何牢牢把控他的商业帝国呢?

农夫山泉的股权结构解析

港股上市前,农夫山泉第一大股东养生堂有限公司持股69.58%,第二大股东钟睒睒持股17.86%,而钟睒睒持有养生堂逾98%股份。这意味着,钟睒睒直接和间接持有农夫山泉超87%股份。

因为上市前不曾引入过风险投资,所以创始人钟睒睒的持股比例在上市前是没有被稀释过的。

另外有6.4462%的股份由卢晓苇、钟晓晓、卢成等5人持有,此外,农夫山泉部分管理层合计持有0.5507%的股份,其他个人股东,共计57人持有5.5595%的股权。

除农夫山泉外,养生堂还是A股上市公司万泰生物(603392.SH)的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56.98%,钟睒睒为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18.17%。

同样,因为钟睒睒持有养生堂逾98%股份,其实际掌控了万泰生物74%股份。今年4月,伴随万泰生物A股上市,钟睒睒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万泰生物上市前,在2019年8月和12月,养生堂(农夫山泉第一控股公司)两次进行股权激励,股份来源为创始人钟睒睒及其控股的养生堂有限公司,向33名员工转让股份共计2849011股(相当于公司股权的0.79%),总价约为42478000元。

综上数据概括来说,农夫山泉的股权特点:股权高度集中,超过87%的股份集中在创始人手中。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由行业属性决定的,我们现在经常看到不停拿融资的企业多是科技型企业,公司投入的周期较长,所以需要经过多轮融资支撑公司发展,那么创始人的股权也必然会不断被稀释。

经过三五轮的融资后,大多数创始人的股份会被稀释到50%以下。

农夫山泉控股股东养生堂的股权激励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招股书

这算是农夫山泉第一次正式披露的股权激励内容。

从公开信息来看,农夫山泉并未进行过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计划,股权高度集中在创始人手中。

农夫山泉的股权结构如此平淡,因为其所在的饮用水行业,不像科技类企业需要依赖技术型核心员工,需要通过股权激励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农夫山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品牌、水资源、渠道和资本,而这些核心要素其实都来自于创始人。

但是,一个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壮大,只依靠创始人是远远不够的,用股权激励提振整个团队应提上日程。

曾有一组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比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年平均高出30%以上。同时,“通常在什么都不变的情况下,仅股权激励一项举措,便可使企业业绩在原业绩的基础上至少提升20%”。

股权激励计划,就是将愿意奋斗的人绑定在一起,共同做大蛋糕,从而实现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赢。

在企业管理中,高管尤其是领头人的作用不可小觑,哪怕在上市公司中,高管获得大额股权激励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此前小米上市时,雷军获得了2%的股权奖励,万州国际曾分别给予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隆1%、4.9%的股份。

虽然农夫山泉的盘子已经足够大,但对身处竞争激烈行业的农夫山泉来说,稳定而有业绩驱动的管理层不可缺少,毕竟在这个行业中,不进则退。

绑定管理层与企业利益于一体的股权激励等方式,必将成为促进企业增长的有效举措。

写在最后

农夫山泉招股书华丽数据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小觑,水源地问题、当下残酷的市场竞争形势都将影响到公司未来的走向。在招股书里的上市理由一项,农夫山泉表明寻求港交所上市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优化股权结构。

徐小平曾说:“创业的基础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团队,一个是股权结构” 。

如何才能让团队持续为企业赋能?

股权激励是很多公司选择的方式之一。股权激励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做大蛋糕,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单纯为了分配利益、挽留员工。只有蛋糕持续做大,每一个激励对象与原股东才有机会获得更大回报。

在股权激励安排中,权、责、利三者缺一不可,且互相关联,这样才能保证组织价值的持续高效输出。给团队足够的利益和责任,才能刺激团队为企业发展持续助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