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股收益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啊,这不,随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新股已经完成申购,后续的打新潮也要来了。
就拿本周一发行的凯赛生物来说吧,发行定价133.45元/股,是今年科创板第三高价股,仅次于石头科技和康希诺,如果中一签对应金额是6.67万元,按目前的行情,上市翻个倍是至少的吧。
参考生物医药类的热度,就在这两个月,爱博医疗和甘李药业纷纷给投资者发了十几万“大红包”,更别说单签盈利近30万的康华生物,简直犹如中彩票一般。
不过打新股与打新债不同,不能空账户申购,你的股票市值越多,打新中签的概率才会越大,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和你几点申购、是否沐浴焚香并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对于中小散户来说不是特别友好,可能打了两三年都没中几只,那么小散户就不配享受新股红包了吗?
“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哎,别急,今天钱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弥补遗憾的工具——打新基金。
平时我们申购新股走的都是网上打新通道,然后僧多肉少,大家一起抽签拼人品,其实啊,打新渠道还包括网下申购和战略配售,这就不是一般的小散有资格参与的了。

关于战略配售基金,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发行过6只专门打“独角兽”的产品,唔,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基金发出来了,但“独角兽”实在是没几只,以至于股票仓位一直上不去,战略配售基金变相成为了债券基金。
另外啊,这战略配售的方式要求还比较高,一般都会设定2-3年的封闭期,这就导致流动性比较差,万一急需用钱也没法卖出。
基于实用的原则,今天我想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参与网下申购的公募基金。
与我们参与网上打新一样,网下打新也需要市值,所以打新基金们也得配置一定规模的股票底仓,这里顺便提一嘴啊,打新基金这个范畴并不是和传统那些基金分类方法并列:
我举个例子,像是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或者纯债基金这些产品,因为不能买股票,自然也就不具备打新资格了,而其他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这些就能够参与打新,但有的是顺便打打,有的是积极去打,这里就有所区别了,我们一般把那些很积极参与打新的基金,就叫打新基金了。
有的同学可能会好奇了,怎么打新还分积极不积极的说法呢?
我这么说吧,目前市场中打新基金的主流底仓配置规模大约是6000万,而且沪深两市是分开计算额度的,这也就意味着,全打的话大约需要保持1.2亿股票市值。
而大家都知道,股价是经常会波动的,万一跌了市值不够了也不行,所以规模不能卡得太极限,况且中签了还得有资金去缴款不是?
这规模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规模越大,打新收益率就越会被摊薄,对基金净值提升也就越发不明显了,另一方面呢,规模太小无法对新股实施顶格申购,又可能拉低中签率,都中不了多少还谈什么打新基金呢?
所以规模这个东西,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一般至少1个亿,往上走不要超过5亿比较合适,这就排除了大部分顺便打打的股票基金。
那些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规模的产品主要还是靠选股投资来赚钱的,而打新基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底仓股票尽量少大起大落,靠新股收益来贡献净值增长。
打新基金这么好,是不是稳赚不赔呢?
首先,只要是投资,那就有风险,只不过这个风险有大有小,能不能接受要根据我常常提到的风险偏好来定。
对于打新基金来说,有的基金为了平滑底仓波动,可能还会加入一些债券资产,无非是资产配置的比例不同,所以大家还需要多关注一些底仓的配置方向。
具体到查询选基金也很简单,我用天天基金网举例吧:
在基金数据界面,找到“已获配基金一览”,按“中签金额占基金净资产比例较高”来排序,可以发现这些基金打新潜在收益对净值贡献比较大,我们可以从上往下慢慢筛选。

当然,可以发现有部分基金是有限购标准的,这估计也是基金经理担心一下涌入太多资金,把规模搞大了摊薄收益率,对老投资者不公平。
注意,这里面排名比较靠前的那几个产品,打开看了就会发现,它们基金规模实在太低,才几千万,应该予以剔除。
我动手给大家找两个案例,一起来看看:

首先这款基金规模是超过1亿的,算是符合基本门槛,历史业绩上也可圈可点吧。

持仓方面也是追求稳妥,股票底仓几乎都配置了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股,另外为了平滑收益,还买了不少政策性金融债,收一些票息,像这种就是很认真专注于打新的产品,值得考虑。

我再拉另外一个基金给大家看看,业绩一样挺漂亮的,规模2个亿也挺合适。

但是持仓构成呢?
可以发现它的债券仓位只占不到5%,剩余大部分应该都是分布在股票上,而它前十大重仓股都是电子芯片、新能源等高波动成长股,这是不是有点背离我们最初追求打新收益的初衷?
不是说这些股不好啊,这些股确实都非常优秀,但潜在的股价波动也是很大的,反而打新收益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就不明显了,与其买这样的打新基金,倒不如直接去买成长股基金好了。
按我的理解,要买打新基金就买专注于打新的,底仓还是配置蓝筹等波动相对稳定的品种比较合适。
最后的最后,还是唠叨几句哈,打新基金这类投资工具,比较适合现阶段资金量比较小,自己打新老打不中又想分享新股红利的同学,算是一种间接的参与方式,如果你投入资金量较大,完全可以自己直接打新,就真没必要哼哧哼哧专程跑来买打新基金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