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产业前景最敏锐?判断最准确?
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之外。不是身处产业链的业内专家,不是身处产业核心层的老板,而是资本的嗅觉。资本可以早在亚马逊还在亏损累累的时候就预知它要成大事,也可以在诺基亚还在霸主位置时就倒向了苹果,更可以在满世界都是奔驰宝马风光无限的时候义无反顾押宝特斯拉。
也同样是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在银行盈利最好的时候频繁减仓,以至于中国平安靓丽财报一出,大家都要为它扼腕叹息:炒股的人都瞎了眼了吗?在地产迎来史上最好业绩时,集体抛空做空地产股,在董明珠意气风发的时候清仓格力,在恒瑞业绩最好的时候跌停板出货、、、、、、但资本真不瞎,它心明如镜。早已看透了一切,并且掌握了一切。资本所做的一切都让人看不懂猜不透,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又似乎都在朝着资本所预料的那样在悄然地发生。
在地产股集体高增长率低股价几年之后,人们终于慢慢发现了它们不值那么多钱是有内因的。华夏幸福的高潮G点是在千年雄安推出的那一天,自此之后就是一路向下,大家都以为它是雄安新区概念的最大受益股,资本却果断的趁着热度出货,几年过去以后,人们才终于发现,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地产韭菜们的一个主要逻辑就是,二三四五六线的楼盘不能炒,但是一线大城市的房子即使是现在也尽管买,因为超级城市的各种资源摆在面前,注定了买房只亏时间不亏本。但是,做庄的都会爆,散炒的逃得掉?坐庄的首先爆的恰恰就是最近帝都的两个大佬:华夏和泰和。它们都因为太靠近北京而吃亏,那些远离北京的,虽然都有点惨,反而还看起来死相未露。
只到最近的恒大出现。替这哥两分担了绝大多数尴尬的目光。
现在再聊地产崩盘的事情,已经不会再有人觉得那是不可能的异事,而会觉得这是一桩迟早都得举行的丧事。用冰棺把尸首藏起来秘不发丧也好,把骨灰盒先寄存在火葬场择日下葬也罢,最后总得挑个日子,人们要的是良辰吉日,害怕的是重丧三丧十恶大败。现在来看,这日子快挑出来了。
那么,很好奇的是,股市会以何种方式来喜迎楼市的崩盘景象呢?请人坟头蹦迪?还是雇个乐队绕城游行?
股市是个神奇的地方。它是一切经济的超级大子宫。村里的首富可以靠自己开个小店小厂来证明自己能赚多少钱,镇上的首富,县里的首富也都可以凭借你拥有多少套房子外加其他杂七杂八的产业来炫富。但到了市级省级以上的首富地位时,就不是靠你有个远近闻名的公司就能占上的了,你做了什么产品,卖了多大范围,提供了多少人就业,都不如你在股市上按市值计算有多少身家更体面。在没股市这个神奇的大子宫之前,皇帝想赏哪个宠臣财富,就得打开自己的库房,然后打赏,每一次开库都得心疼到肉痛。但自从有了这个神奇的股市以后,皇帝就发现自己简直捡到了一个聚宝盆,想要什么,对着聚宝盆喊一声,就啥都有了,想宠谁,再也不用让太监打开自己的私密库房,只需要让他开个公司去上市即可,想赏一郡首富还是一省首富,按需定制即可。不宠了,想收回也很容易,这超级大子宫,可比太上老君的乾坤混元袋能量大多了,不怕孙悟空的捣蛋,更不怕张无忌的九阳神功。
通过股市来调节经济扩张与收缩,还不容易引起阵痛。海航这么大的BUG,如果让银行来背,那中国的金融系统就得死上好几回才有可能消化掉这可怕的烂骨头,但是通过股市上来解决,连宫外孕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一个月经不调的小毛病,多喝热水就完了——这不,最新的解决方案就是,老股东向接盘方转增股本,这一大碗热水喝下去,本来能够让人疼到冒汗的病,居然就这样看起来消失了。股市调节过无数病例,从宇宙油企到宇宙银行,如今也把宇宙房企调成了乡镇企业。它能把无名小庙膨胀成琼楼玉宇,更能把超级神殿幻变回山乡野坟,它就是现实中最神奇的聊斋志异。
楼市崩盘会有什么影响吗?影响是有的,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说有,那当然是对于买了房子的那部分人而言,他们一辈子最鄙视的就是炒股票的那群人,觉得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韭菜,每次被割到毫无脾气而无力挣扎;而自己最引以为豪的选择就是没有去炒股,而是最精明地买了房。
现在,轮到他们后悔了。买了房的人此后将陷入长久的恐怖螺旋,财富缩水、归零、到负数,这是他们余生的唯一痛苦记忆。当然,任何被认为无可逾越的灾难和痛苦,都可以通过死亡来解决,只要当事人一死,所有难以承受的灾难也就跟随他的肉体得以结束,旁人是不会对与自己无关的惨案感同身受的,无论你的遭遇多悲惨,你对悲剧的描述有多精彩细致,旁观者、旁听者都难以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所以,对于楼市的崩盘,对股市而言反而可能是一个长期利好,当楼市崩盘带来的短暂震荡产生低点以后,说不定就是长期牛市的起点。
历史上,日本的股市与楼市是共振关系,股市先于楼市见顶破裂,然后带动楼市一起同归于尽灰飞烟灭,楼市破灭了,股市也没还魂,这也是所有楼市泡沫破灭之后会毁灭经济论调者所引用最多的例证,中国人讨论楼市泡沫破裂带来的危害与创伤,基本都引用日本案例,作为警示。但我认为,中国的楼市泡沫破裂,更像的可能是美国模式,而非日本模式。美国是利用股市池子蓄养经济而非以货币池子蓄养经济的鼻祖,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就是咱大中国了,日本在这方面,反而与古板谨慎的欧洲类似,他们死抱货币控制经济的经典教条不放,错过了通过股市这口不见底的深潭养大鱼的途径。美国人创造了许多经济惨案,但基本上每次大病之后都变得愈发凶猛强悍,典型的,就是08年两房惨案,带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也正是这一次大灾难,迎来了长达十几年没有像样回调的超级大牛市。
中国的楼市崩盘,会不会也成为终于突破三千点魔咒而向万点冲击的超级长牛起始?结论是:很有可能。
中国的经济危机,其实早已经开始,并不是最近才发生。只不过转移危机的方法,是用凯恩斯扩张法,通过大基建、大放水的方式来掩盖那些已经暴露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催生出许多虚胖的超级大企,到了现在,经济危机已是晚期症状,而非起始状态,所以,再烂下去,也不过是那些感染者接连出事而已,反倒是有死就有生,送走一批老死的尸骸,迎接几个新生儿,虽然出生率下降的厉害,显得越发萧条,但人是一个持续活着的动物,只要持续性还在,就不愁没有下一辈新生韭菜。而金融危机呢?也早已发生过了,15年股市暴跌、接下来的P2P暴雷,就是一个连续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安然渡过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双重打击,到现在依然还斗志满满,那些满仓满融的炒股失败者和连养老金都砸进P2P血本无归的人,何妨再面对一次房值归零为负的游戏?
而在股市层面上,则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恒大系列股票也好,债券也好,早已经跌到底部,现在两三块钱的股价和两三折的债券价格,早已提前释放了所有的利空,哪怕把所有的房地产股票都移除,也不会对指数产生多大的影响。股市这个大水潭、大子宫的神奇之处又一次体现了它的魔力,它可以把一粒无限小的精子培育成超级大的哥斯拉怪兽,撑胀皮囊,但若变成葡萄胎,它又能若无其事的摸着干瘪的肚皮,再填充进别的脂肪,来保证自己的腰围不会暴瘦。恒大是曾经孕育过首富的股票,按理来说应该市值巨大,影响巨大,对指数的影响与波动会很大,但并没有,许老板被吹大的时候,恒指权重应该是受益于恒大的推动与贡献的,但许老板被打回原形后,恒指似乎只管杀不管埋,依然在当前高位左顾右盼,并未回调吊唁一下它的死亡。这其实也怪不得股市的薄情,李嘉诚对于香港股市的象征意义更大,但他的公司股价跌成狗屎,恒指同样没给他的时代落幕送上花圈。
股市的冷静,已经进化出让人脊背发凉的淡定。
它迎来送往,早已习惯了各路江湖故人的死死生生,青睐过、倚重过许多当红名媛,当对方年老色衰时,转眼即可弃如鄙履,毫不疼惜。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逻辑不通:大家都因为楼市崩盘变成穷鬼了,拿什么去股市投机赚钱?这恰恰是股市会上涨的重要理由之一:你所不拥有的才是珍贵值钱的。当大部分人都因为负债而陷入楼市泥潭之中难以自拔时,也恰好证明了散户韭菜的撤离,那么,韭菜散户们让出的筹码都归了谁呢?古董为什么值钱?是因为它珍稀。昂贵的楼盘为什么会不值钱了呢?是因为它们都落到了普通人手里。股市的长牛,缺的不是钱,当绝大多数普通人因为缺钱受穷而无力光顾股市,觉得那不是自己该关注的重点时,股市的价值就会变得稀缺和珍贵起来,因为太多人要把重心放在自己花费一生心血攒到的房子上面,在大多数人认为房子才是自己的命根子时,必须不惜代价去维护和捍卫,他们就会以保住房子为核心,其他的投资行为都会被列入可以放弃的非核心资产,抛弃股票把钱转到账上还房贷就是首选。当这种共识一旦形成,并且被大多数人付诸行动去实施后,股市就会悄然走上升值之路。
因为资本,从来都是反着来的。你承接的,是它决定放弃的,它总要花言巧语包装豪华,引诱你产生购买欲望,然后在最高价格卖给你,让你承受长期贬值的损失;你放弃了,它敢去承接,哪怕在你眼中毫无价值,它到手以后也会仔细雕琢精心打磨,把从你手里接来的弃物变成罕见的古董,然后再标以高价奇货待沽。
股市,将会在下一轮楼市崩盘的流动性危机中成为普通大众的弃子,也会成为资本在此轮洗牌当中最吃香的棋子。如果大多数人都在争抢同样的一件东西,那你最明智的策略是逢高卖了这件东西;如果大多数人都在不计成本清仓一件东西,那么你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跟随少数人筹集资金去收购这些被抛弃的东西,因为这意味着你将有机会与少数聪明人站在一起合伙坐庄。
能与少数赢家一起坐庄,为什么要与大多数愚蠢者去跟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