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2.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是从资本的供给和资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形成和决定的,即真实利率理论,也称储蓄投资理论。
(1) 资本的供给来自社会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2) 资本的需求来自社会投资,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3) 储蓄与投资相等时决定均衡利率水平。
3.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1) 凯恩斯认为,在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的供给基本上为一国的货币当局所控制,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不受利率影响的与利率轴平行的线。
(2)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所以货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 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决定利率的均衡水平。
4.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兼顾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1) 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两部分
第一,投资,这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与利率呈负相关;
第二,货币的窖藏,储蓄者以现金形式保留一部分在手中而不是全部贷出的部分。
(2)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两部分
第一,储蓄,它是可贷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与利率呈正相关;
第二,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信用创造来提供可贷资金,与利率呈正相关。
(3) 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例: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决定作用的是(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中公答案】D。
【中公解析】实际利率理论着重强调投资与储蓄影响利率,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影响利率的是可贷资金的供求,马克思认为社会平均利润率影响利率,流动偏好理论认为影响利率的是货币供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