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3.5%增额寿下架,普通固收型增额寿很难突破3.5%,大家就将目光投向了最后的希望—— 分红险!
懂它的人都知道,分红险很香,但是挑分红险确实花时间,
需要到处找保司的资产规模及股东背景、过往分红实现率、偿付能力、经营水平、风控水平。
这篇文章就扒一扒 70 多家寿险公司的重点数据,给大家挑选分红险做个参考。
//////////
根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公布的保险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目前国内 共有238家保险公司 。
其中, 保险集团13家 , 人身保险公司92家 , 财险公司89家 , 再保险公司7家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34家 , 农村保险互助社3家。
人身保险公司92家中含人寿保险公司75家 , 养老保险公司10家 , 健康险公司7家 。
今天梳理的是截至文章发布,官方已公布的各项数据。
保险公司的大小,有人看资产规模,有人看每年利润,有人看代理人数量。
我这里,拿大部分都比较信服的真金白银来对比。
2024年第一季度,保费收入前10名 分别是:国寿、平安、太保、泰康、中邮、太平、新华、人保、阳光、友邦。
国寿、平安、太保稳居前三。
一些名气小点的,如 工银安盛、招商信诺、中意人寿,表现也是不俗,第一季度也达到了一百多亿元。
如果深挖背后股东,每间保司都是大有来头。
工银安盛,背后是中国工商银行、法国安盛集团等;中意人寿也不遑多让,股东有中石油、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
在卧虎藏龙的保险行业,很难说有“小保险公司”,都是隐藏大佬。
当然,保费收入不是区分大小的绝对标准。
只是该指标最容易理解,能让大家有直观感受。
如果你筛选保险公司是为了买分红险,
那保险公司的投资表现会比保费收入、实际资本等指标更重要。
因为你能拿到手的分红最大头来源就是利差,死差、费差等只是小添头。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保险公司收了我们的保费去投资,赚到钱再回头分给大家。
一家保险公司的赚钱能力强不强,我们可主要关注两个指标:
(财务)投资 收益率 :指的是保险公司实际的、已完成的投资收益率;
综合投资 收益率 :在(财务)投资收益率基础上,会考虑到“可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相对更完整、更真实。
也是为了让大家在挑选分红险时有数据可依,监管已经要求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公开近三年的投资收益率数据。
最终的排名结果,有点大跌眼镜。
近 3 年平均综合投资 收益率 前 10 名分别是:
财信吉祥、陆家嘴国泰、同方全球、中英人寿、光大永明、国联人寿、招商信诺、中意人寿、中宏人寿、中华联合。
可以看到,排名前列的,竟然大多是保费收入、资产规模都不大的保司。
第一名财信吉祥人寿,名不见经传,成立于 2012 年,注册资本 50 亿元,总资产规模 393.77 亿。
近三年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投资收益率,分别高达 7.35%、7.03%,而 2023 年也分别达到 5.51%、5.38%。
第二名陆家嘴国泰,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6.43%、6.43%,第三名同方全球为 6.20%、4.24%,中英人寿为 5.93%、6.04%......
反观在营业收入排名前列的大保司,太平人寿为 4.78%、3.33%,中国人寿为 4.06%、4.77%,平安人寿为 3.27%、3.95%......
对于资金规模庞大的保险公司,体量大,牵一发动全身,投资策略会以“稳”字当头,会更稳健、更谨慎,所以最后呈现的 收益率 看起来就比较平。
而对于体量较小的保险公司,在"稳”的前提下,又多了更多可能性,投资策略会更灵活、更多变,投资能力越强,赚钱能力越佳。
正所谓船小好调头,船大好顶浪,大有大的稳,小有小的巧,保险公司亦是如此。
理财储蓄险,增额寿和年金险,都是中长期理财产品,基本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取钱的时候,可能是在十几年,几十年后,那保险公司能否稳定地长久经营下去至关重要。
判断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主要看3个指标:
综合 偿付能力充足率 :实际资本/最低资本,衡量保司总体资本充足情况;
核心 偿付能力充足率 :核心资本/最低资本,衡量保司高质量资本充足情况;
风险综合评级 :监管对保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评价,包括 A、B、C、D 四个等级,最高为 AAA。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偿付能力才算达标:
风险综合评级 ≥ B,核心 偿付能力充足率 ≥ 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 100%。
在这 3 项数据中,我们又可重点关注风险综合评级,这是个综合性指标。
风险综合评级越高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肯定没问题。
但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却不代表风险综合评级一定会更优秀。
注:本文统计截止时间为6月17日,已披露审计后偿报的公司为审计后数据。
75家寿险公司中,风险综合评级达到 AAA 的只有 5 家保司:
中英人寿、恒安标准、中意人寿、中国人寿、同方全球。
整体而言,基本上98%以上的保险公司都是达标的。
目前统计的表格中,风险综合评级 C 级或以下的保司只有 3 家:华汇人寿、平安养老、合众人寿。
如果你正想购买此类保司的产品,可以着重留意,但也没必要因此就判它们“死刑”,因为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数据也会动态变化。
另外, 偿付能力充足率 并不是越高就一定越好。
比如说华汇人寿,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高达 2000.7%、1992.6%,但是风险综合评级为 C,直接不及格。
这些保险公司自身卖不出几张保单,当然会有充足的资本兑付保单,但不代表它们的风控水平有多高。
反观经营良好的保险公司,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多在 150% - 250% 之间。
分红实现率=实际分红/分红目标,这也是挑选分红险的重要指标。
例如,计划书上演示分红为100元,实际派发的分红为98元,那么分红实现率就是98%。分红实现率持续大于100%意味着分红更加稳定, 保险公司画的饼都实现了。
从去年 6 月起,保险公司现在每年都需要在官网公布分红实现率。
这里没有绝对的排名高低之分。
大公司的产品也不一定全部达到分红预期,比如光大永明、同方全球,都是中外合资的大保险公司,但他们的分红实现率分别是97.5%、93.9%;
还有平安人寿,118款,只有93款达到预期,分红实现率只有78.8%。
那小公司的也有完成得很好的,比如说小康人寿,旗下只有 3 款分红险,最近一年的分红都完成了目标,即分红险的达标率为 100%。
但我们显然不能就此说:小康人寿的分红能力一定胜过平安人寿。
因为平安118 款,其中 93 款达标,小康人寿只有3款,两个公司经营分红险的难度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对于太平(115款)、友邦(84款)、恒安标准(58款)、中意(51款)等保险公司。
在分红险数量极多的情况下,依然全部完成了分红目标,这就绝对值得点赞。
但也要提醒一下,不要过分迷信分红实现率。
这始终代表过去的分红情况,无法保证未来。
且分红实现率体现的是产品整体情况,具体到你手上的保单,可能会有一定偏差。
恐怕谁也没资格说出标准答案, 因为出发角度不同,衡量维度也会各有侧重。
如果你是以保费收入、资产规模为维度。
那排名前列的就是传统意义的大保司,如老七家:国寿、平安、太平、太平洋、人保寿、泰康、新华等。
但这些大保司下面也有分支子公司,有人寿业务,养老业务,健康险业务,
船大走得稳好顶浪,但不一定走得快。对应的,它们的 赚钱能力不一定最强,分红不一定最多,也不一定最稳。
如果你是从购买分红险的角度,去挑选保险公司。
那我更建议重点结合投资表现和经营水平去考虑,再适当参考分红实现率。
在我心目中,同时兼顾赚钱能力和经营水平的第一档次保险公司会有:
除此之外, 太平人寿、复星保德信、友邦人寿、招商信诺 等综合表现都很不错。
这仅是一家之言,因为数据也会在动态变化。
这篇文章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挑选分红险时,除了产品自身回报,保险公司也有数据可参考。
同时也让大家对国内寿险公司有一个整体感受,不要陷入“印象流”。
当然,回归到实际。
想要买到一款最适合自己的分红险,还得从自身需求、投入预算、理财规划等角度出发。
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在下方扫码预约理财师,相信专业的力量,见证复利的魅力。
结合上面提到的各个判断指标,我给大家从两个思路,各推荐一款顶尖产品。
星福家,可以说是第一季度的最热门分红险产品,原本4月已经下架停售,很多客户都很遗憾,没来得及入手,没想到,6月份,星福家又返场了,对于不少客户来说,也是简直一大幸事。
优点如下:
(1)收益表现超级优
各个缴费期限下,收益率在所有分红险中,都是拔尖的,预期分红最高可达3.7%+;
而且,分红实现预期有保证,复星保德信历史共发行的分红险产品,一共有23款,历年来,分红实现率最低也保持了 100%,最高甚至部分产品达到了259%。
(2)品牌实力超级强
复星保德信是由复星集团和美国保德信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复星集团,旗下业务涉猎医药、金融、消费等多个经济领域,复星医药更是医药界的龙头老大哥,资产实力超强;而美国保德信人寿也是有着140多年保险历史,属于美国总资产最大的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3)可附加万能账户
投保即可附加天天盈龙腾版万能账户,保底利率2%,2024年4月最新结算利率为3.3%,而且,支持追加,投保实际金额不一样,最高可追加的金额也不一样,初始保费达到一定金额时,最高可支持追加3倍已交保费;
(4) 增值服务 也很棒
可享受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权益,初始保费金额不一样,会员等级不一样,能享受的健康医疗服务也不一样,具体如下表:
此外,投保达到一定保费门槛,还可以享受养老社区入住相关权益,增值服务还是超级优秀的。
综合来讲: 复星保德信星福家,不仅品牌实力强,而且,产品收益超级棒,后期IRR最高可破3.7%复利,加上还支持万能账户,可以说,实力超级强劲了,喜欢分红险的朋友,这款强烈安利给大家~
中邮悦享盈佳,算的上是近两月,最火爆,最热门的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了。
强烈推荐,理由如下:
(1)硬实力超级强:
悦享盈家出身豪门,承保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背靠中国邮政,背景强大,注册资本达286.63亿,总资产规模突破4400亿,排国内第五。
中国邮政,妥妥的财政部长子,妥妥的央企背景企业,股东还有知名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其中,中国邮政持股达到75.01%,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这对于更加看好中资保险公司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不二之选;
(2)业务能力超稳健:
中邮在投资方向和策略上,主要以稳收益、控风险为主逻辑,以固收资产为主:
85%是固收资产、15%是权益资产、5%是非标资产。投资项目也非常多,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设施、能源、环保和高新技术等领域。
比如通过入股中保投资,进行基建项目投资,涵盖的项目包括国家管网建设、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项目;
又通过入股国家电投融合新能源、中国石化,进行能源项目投资,涵盖的项目包括新能源发电、储能、节能环保及城市能源等,同样通过入股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进行高科技领域投资,涵盖的项目包括4G/5G通讯解决、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量子计算、卫星通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慧城市建设等。
这些项目不仅投资价值高,而且极其稳定。还成立了自己的资管公司,以后资金投资的标的、方向、手段和产品都将更广了。
(3)赚钱能力超级猛
背靠中国邮政这颗大树,中邮保险自成立以来就发展得非常迅速,第一年,中邮人寿的保费收入就高达20亿,随后稳步上升。
除2013年略有亏损外,近9年基本都是盈利,扣除亏损外,共计盈利61.8亿元。在保险行业,能够坚持9年都持续盈利的公司,真的不多了。
2024刚公布的第一季度净利润达27.54亿元,在已披露的保险公司中,盈利榜排名第5。
此外,根据官方数据,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99%,这个成绩也很亮眼。
(4)偿付能力
2024第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0.7%(监管要求≥100%)
2024第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00.1%(监管要求≥50%)
都证明了,中邮的偿付能力是值得放心的。
(5)分红实现率
中邮人寿的分红实现率也很不错:
近3年中邮人寿的分红实现率都达到了100%,说明保司的计划书吹的牛,都完美兑现了。
(6)收益亮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邮的这款悦享盈佳在满足了安全稳定性的同时,收益还能这么亮眼,实属罕见。
悦享盈家的保证收益为 2.31%,预期收益率为 3.71%,妥妥的高收益。
这个推荐,是综合预期收益,公司实力,投资水平,分红实现率得出的,买分红险类似买股票,公司不行,饼再大,也就是饼,咱也吃不上。
当然也有很多“小公司“的高性价比产品,适合接受高风险博取高收益的朋友们,比如海保的鑫玺越,收益特别亮眼,如果感兴趣,我可以发你计划书看看。
写在最后——误区科普
市场环境复杂,买保险,保险公司当然重要,但很多人对于保司实力的判断存在2点误区:
1、保司靠谱程度并非取决于规模
应该综合考量偿付能力、风险评级、投资能力、服务质量等多方面数据。
固然,大保司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更加明显。
但从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也能看出,一些名气不是很大、规模相对较小的保险公司,赚钱能力及偿付能力也很不错。
所以,小保司踏踏实实经营,做好服务和产品,也能赢得消费者的好评。
2、不同险种,对于保司的要求也不同
意外险 和医疗险 ,属于短期险,价格相差不大,可以优先选择大保司的产品,保障更为稳定。
重疾险 ,保额很重要,所以要综合考虑条款好坏、产品责任、增值服务,在这基础上再选择中大型保司。
储蓄险 ,更重要的是看保司的经营能力,就拿分红险来说,分红利益与保司实力强挂钩。
定期寿险 ,简单来说,就是人死了赔一笔钱,日常使用频次低,对保司的要求相对也更低一些。
总而言之,买保险肯定要看保司,但也不能过于极端,产品本身也很重要。
比较合理的是,从优秀的保司中,挑选它的核心优势产品,不同险种灵活搭配。
最后插一句,3.0%时代的增额寿真的且买且珍惜,这不,最近官方又放出了新消息,估计这月底,市面上的增额寿又将迎来新一波洗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