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知名社交媒体Facebook改名
相信小伙伴们还记得吧
创始人扎克伯格将Facebook更名为了Meta
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一个热词
——“元宇宙”
正如扎克伯格所说
Facebook名字不能包含集团的一切
而元宇宙是一种
通过VR和AR技术构建的超级虚拟世界
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
构建虚拟会议室进行工作、交流和玩游戏
Facebook此举表明了
希望甩掉社交媒体的标签
想要开拓元宇宙的野心
究竟为什么元宇宙这么火爆
相信许多小伙伴都对此很好奇
下面就和图图一起进入元宇宙的世界吧~
元宇宙这个概念
最早起源于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
尼尔·斯蒂芬森推出的小说《雪崩》
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
并将其命名为“元界”
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
在元界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
而这个“元界”
在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
它由Meta和Verse两个词根组成
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这就是元宇宙最初始的样子
(图源:豆瓣)
元宇宙正如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
电影中的人们对糟糕的现实世界失望透顶
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绿洲”
每个人都穿着VR设备和虚拟世界进行交互
同时能够“感知”虚拟的物品
“绿洲”是一个包罗万象、无限逼近真实的虚拟世界
可以说是对元宇宙最直观的呈现
那是一个公平、自由、想象力溢出的完美世界
人们可以自由地变换身份、变换相貌
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而带火元宇宙概念的游戏公司Roblox
给元宇宙下的定义包含
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
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不难看出
元宇宙开始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并且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主要发展趋向
创造“沉浸式的体验”是大势所趋
它的出现对于设计而言
提供了一种新机遇与新方向
元宇宙需要借助数码设备
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连接在一起
而交互设计就是实现
现实与元宇宙信息交换的关键之一
交互设计其设计思维建立在
工业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基础上
同时更侧重于行为和过程
强调过程性思考
元宇宙所追求的“沉浸式的体验”
就要依托于交互设计
元宇宙的搭建
还包括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
与众多的场景的设计
举个例子
在电影《头号玩家》中
有一个11岁少年周
因为是设定上国籍是中国人
所以他在游戏里的角色
日本忍者修Shoto也带有长辫子
可以说是外国人心里中国人的典型形象
角色整体设计很像真人快打里scorpion
同样是带着面罩的双刀形象
角色定位同样是暗杀者
和日本忍者的适配度很高
(图源:豆瓣)
除此之外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
是不可能离开3D一词的
为了更好的“沉浸式的体验”
3D建模也将是大势所趋
早在几个月前
Adobe公司就表示
3D领域将成为下一个创意风口
并随之推出了四款3D软件
不得不说
Adobe的这软件出来的很及时
很适合元宇宙的场景搭建
虽然元宇宙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
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相信在未来不久
元宇宙也会慢慢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它的发展同时也是在向
设计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发起挑战”
我们也期盼着有一天
能看见自己所设计所创造的
成为通向虚拟世界的一把钥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